
恒北村村民正加紧把早酥梨装筐。
中国江苏网7月26日讯 7月24日上午10时多,室外温度接近40℃,大丰区大中镇恒北村村部冷库外,村民们推着一车又一车的早酥梨,等着称重、包装、发货。今年,以种植早酥梨闻名的恒北村,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全村13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树上都挂满了个头饱满的梨果。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今年的温度竟会这么高,一连好多天都是35℃以上,对于梨果来说,高温天真不是好事情。我担心持续这样的高温,梨果继续挂在树上,很容易生木栓病。”54岁的恒北村一组村民吴士泉有些焦急,他说,凭借多年的早酥梨种植经验,高温下的梨一旦生了木栓病,就基本没人要了。他拿起一只梨比划给记者看,“就是表面形成一个个黄色的斑点,削皮后也看得出,人家以为是梨坏了。全国有名的种植专家都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只有尽早销售,避免高温下被木栓化。”
为了能打通早酥梨的销路,村里的合作社也帮村民收购早酥梨,一车车发货卖给专业的收购商,发往南京、上海、宁波等地。“我们刚与南京的巴布洛大型超市达成供应协议,今天收购的几千斤梨,就赶紧发过去,接下来一周内,我们每天从早上7点就开始收梨,基本不停歇。”早酥梨合作社负责人胡志荣满头大汗,边说边劝村民按次序称梨,别着急,防止中暑。
“我一早6点就推着一车梨在冷库外等了,1300多斤,想尽早卖掉。”村民吴士泉说,他家5亩多地种梨,今年收成大概在2万多公斤。“虽然赶大早就过来了,但因为村民太多,我拿到的已经是24号单,中午11:55,我才把一车梨卖了,按1.5元每斤的收购价,拿到手2000多块钱。”他说,放在往常,就这样一天天等着合作社的人来收购,也不用太担心,但今年不同,“早酥梨不适合在33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生存,我们就想能尽早把树上的梨卖掉,再有个三四天高温下去,万一出现木栓病,来不及销售出去,今年咱们村民损失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