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继柏希望把这本军官证归还给杨家人。

杨毅斌的军官证。
中国江苏网7月12日讯 市区收藏爱好者王继柏,近日在位于市区陆公祠的文化交易市场淘到一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军官身份证,证件上姓名叫“杨毅斌”。王先生觉得这份证件对于军人来说很有意义,想寻找杨家人归还证件。
1
5块钱淘得军官证
7月5日下午,王先生照例去陆公祠“淘宝”。自从退休后,他就迷上收藏,加入市收藏协会后,喜欢四处“赶集”,用自己退休工资交易收藏那些他喜欢的“宝贝”。
那天下午,他在一个文物摊位看到了这本军官证,拿起来一看,居然是56年前的军官证,“这肯定有收藏价值,就决定买。”摊主竖起5根手指:5块钱。
拿回家后王先生左看右看,爱不释手。“它是1961年9月28日由装甲兵政治部颁发的,可见杨毅斌是在装甲兵部队服役。”王先生也当过兵,差一点提干,可因身体原因,他不得不提前退伍。
2
当年入伍改变命运
“我也是因为入伍当兵改变了命运,所以对部队有感情。”王先生说,他今年68岁,是从市财政部门退休的老干部。
王继柏老家在响水县周集公社(现小尖镇周集居委会)。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清贫。1969年2月,他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到舟山某部服役。
长期住在坑道中,空气潮湿,王继柏水土不服,得了严重的湿疹,四肢溃疡,入伍第二年,住院治疗。四肢皮肤上的汗毛都治得一根不剩,成了不能喝酒、四肢不出汗的人。
1971年2月,王继柏退伍,到盐城船厂当会计。因业务能力突出,他被送到南京学习。“如果没有经过部队锻炼,我就不可能在财会岗位干得这么顺利。”王继柏尽管没有在部队提干,但对军营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3
寻找杨毅斌归还军官证
王继柏说:“军官身份证证明你在部队提干了,是个人才。对一个军人来讲,是值得收藏的传家宝。”他认为,杨家人可能是不小心把证件夹在旧书里当废品卖了,所以想寻找到杨家人,归还证件。
根据证件信息,杨毅斌出生于1937年,王继柏推测他就是盐城人,因为他的同事中就有姓杨“毅”字班辈的人。他希望通过本报帮助寻找到杨毅斌。
熟悉杨毅斌的读者,请提供信息。来电请联系:1377008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