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55年前借战友100元 古稀老兵杨汉清从南通来盐城还钱
2017-07-03 09:0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杨汉清(左)和潘寿吉相见后十分激动,有说不完的战友情。

  中国江苏网7月3日讯 前天上午10时许,市区老虎桥菜场西门前,两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有说有笑,紧紧拥抱。这一幕让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望。一位中年女士向大家解释:“他们是分别多年的老战友,这位是我的父亲,他来找潘爹爹还当年借的100块钱。”

  女士名叫杨干,她父亲杨汉清从南通海安赶来,在五星街道城东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找到了退休多年的潘寿吉,两位老战友一见面就认出对方,紧紧抱在一起,“老兄啊,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杨汉清将一箱牛奶和200元钱递过去:“当年借你100块钱,请你收下我这份心意。”

  杨汉清老家在盐都区学富镇,今年78岁,1956年底他应征入伍,次年元月,部队前往朝鲜三八线驻守。潘寿吉今年81岁,家在盐城老水街。他与杨汉清同年入伍,在同一支部队服役,但不在同一连队,当时互不相识。

  1958年,他们一起转业到内蒙古桌子山矿务局工作。杨汉清当会计,潘寿吉当司务长。两位战友互相认识了,他们都十分思念家乡,一起提出回盐城工作的要求。1962年初,他们坐火车到镇江,再坐轮船回盐城。

  杨汉清当时每月工资只有20多元钱,又常给家里寄钱,所以没有积蓄,一路上全花潘寿吉的钱,杨汉清算了一下,自己大约用了100元钱。回到盐城后,潘寿吉先后在几家单位食堂工作直到退休,杨汉清一直在老家务农。

  杨汉清家底子薄,近几年儿女都成家立业,生活才好转起来,他决定找潘寿吉还钱,可是潘家早已搬迁,他几番寻找都没结果。何时找到老战友还钱,成了杨汉清的一个心结。

  巧的是,今年5月潘寿吉去建湖县芦沟镇亲戚家作客,听外甥讲河南边就是盐都区学富镇同港村,潘寿吉想老战友杨汉清家不就在这里吗?该见个面。他一路打听找到杨家,可杨汉清已去海安儿子家,潘寿吉十分遗憾地离开了。

  上周末,杨汉清从海安回来,听邻居说潘寿吉来找过他,多年往事涌上心头。他赶到盐城,与小女儿一起按潘寿吉留下的纸条“鸿基花园61号楼”先去鸿基花园小区打听,可是没找到潘家,又顺着工农路往南找,在城东社区居委会帮助下终于找到潘寿吉。

  当天中午,杨汉清请潘寿吉在饭店吃饭,两位老战友畅叙友情。面对老战友拒绝收钱,杨汉清说:“情归情、理归理,多年前借过的钱,今生一定要归还!”他和老伴计划明年从海安搬回盐城生活,以便与老战友多聚会。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