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小学:日常防震演练救了孩子们
2017-06-15 14: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立新小学的孩子们在新铺的水泥操场上打篮球。

孩子们在修缮一新的图书馆里找寻想看的书籍。

午间休息,立新小学的孩子们在新课桌上玩飞行棋。

  王强

  39岁

  阜宁县吴滩街道立新小学校长

  2017年6月8日

  讲述人

  年龄

  身份

  讲述时间

  “龙卷风擦着教学楼扫过”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 去年6月23日下午2:30左右,学校第二节课刚开始。我在办公室,听到外面突然响起“呜呜”的风声,一会儿天色昏暗了下来,紧接着下起大暴雨,漫天的泥浆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玻璃上。我立即跑到楼下教室去,叮嘱同学们锁好门窗,蹲在课桌旁,千万不要走动。

  有几个同学被眼前的景象吓到了,在教室里哭起来。其实我们的老师这时候责任很大,他们都迅速抵达教室,一方面要让所有同学不慌张,指导有序避险,一方面要把讲台挪到教室门口,用力抵住门,不让风从教室门缝里刮进来。

  在风灾来临时,老师们想到的,都是学生的安全。我们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师叫刘亚飞,大风来临时,其他人都往室内跑,他却拼命往西边一幢教学楼跑,为什么?因为当时西教学楼有个班级的学生到东教学楼上电脑课,忘了关窗户和门了,刘老师认为门窗都开着,风会刮进来,更加危险,而且他生怕有同学独自落在原教室里。

  现在想想,幸亏刘老师当时去把那个教室的门窗都关好,因为风就是从西北往东南方向刮的,擦着西教学楼扫过。如果当时门窗都开着,可能风力造成的破坏性会更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确保所有孩子都转移到了室内,一个都不能留在外面。

  我常想,如果是在下课期间,同学们都分散在校园各个角落,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们的教学楼院墙全部被大风吹倒,50多米的铁栅栏也被风力摧毁,篮球场上的砖头块都被风吹得翘了出来。很多教室的窗玻璃被刮得粉碎,但幸运的是,没有一个学生受伤。

  “日常防震演练救了孩子们”

  龙卷风过去后,我们走出教室,当时校门口的场景令人震惊。家长们从四处赶来,守候在已被大风刮塌的校门口,面朝教室,眼神中满是惊恐、不安、期待……

  家长们第一时间就赶到学校,他们太想知道,孩子是否安全。我告诉家长,没有一个孩子受伤,请大家放心。当时人群中就有人喜极而泣,不管家里房屋坍塌了几间,只要孩子安全,家长就能破涕而笑。还有的家长一听到这消息,突然紧紧抱在一起,跑进教室来接孩子。学校承担的安全责任,真是无比艰巨。

  我们立新小学是一所村小,但每学期都会进行三次防震避险演练,确保所有孩子在灾害来临时,能有序听从老师指导,沉着应对,不至于出现一股脑往外跑的可怕场景。毫不夸张地说,平时的避险演练救了我们大家。

  当天下午,家长们把孩子接走后,我和其他十几位老师就投入到救灾中。立新村受损严重,人员伤亡就有十多人。学校门前的立新河岸,几乎是废墟一片,大树和电线杆横亘在马路上,还不停有人从瓦砾里被刨出来。

  24日上午,立新小学已经成为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驻地,来来往往的救援车停靠在这里,操场上也搭起了一顶顶帐篷,提供给受灾后无家可归的村民居住,孩子们停课在家。

  12间教室,发挥了大作用。我们把课桌挪到一边,上面铺上席子,就成了床。还有人索性就在教室地面铺上席子,以地为床。12间教室里,满满都是人。

  那些天,学校随处可见从四面八方来帮忙的志愿者。印象最深的是阜宁有个叫“大城小爱”的公益组织,当时每天都送来300多份盒饭,持续了好几天,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里面荤素搭配,全部无偿供应,让我们非常感动。

  还有一些志愿者,可以说是不眠不休,抬伤员、搬东西、送食品……

  那场景,难以忘记。

  “跟城里学校的操场差不多了”

  灾后三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就对我们学校的砖头操场进行清理,一周内完工,给我们建成了一个新的水泥场地,那速度,真是太快了。

  灾后的校舍重建,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几乎全新的校园。每个教室的门窗都换了,现在变成了两层窗户,外面一个铁栅栏,里面两扇窗户,这在农村小学,实在不多见。课桌也都换成了新的,还给孩子们配备了几十台电脑,因为风灾中有电脑损坏了。更让孩子们欣喜的是,标准化的水泥操场上,有四张乒乓球桌,还有几个篮球架。就像城里学校的操场一样。

  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都有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们授课。讲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如何防范,如何对待等,让孩子们对自然灾害有个比较清楚的认知。

  学校有七八名同学家里房屋坍塌,家长也不同程度受伤了。南京一家叫同心缘的公司知道情况后,特地派人赶过来,给每位同学送去1000元现金,家长们来学校领取的时候,有的感动得直掉眼泪。

  对于家庭受灾的学生,我们都有老师跟踪进行心理疏导,并提供学业上的帮助。上个月,他们每户都已拿到新房钥匙,有学生还把这事写进了作文里,在字里行间充满对新生活的期待。

  去年秋学期,有的学生随父母打工外出念书了,生源有所减少。但今年,因为校舍的重新修缮,生源又多了起来。

  采访札记

  立新河水静静流淌,两岸树木繁茂,一群群鹅鸭在水中嬉戏。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如果不是采访,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经受过龙卷风灾害,曾经一片狼藉。

  几位村民听说我们是来立新小学采访的,都主动为我指路,并一再告诉我,学校的安全保障措施做得好,去年风灾来临,170多个学生没有一个受伤的。

  校长王强今年39岁,他说,自己就是吴滩人,从阜宁师范学校毕业后,一心想回老家教书。如今立新小学有教师17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发自内心热爱农村教育事业,很多人有机会离开这里,但想想还是留了下来。这里需要有责任心的老师。

  王强说,风灾过后的村小,比过去更具活力。很多孩子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特大灾害,但这一年,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援助下,学生们更加懂得了什么是爱。“孩子们的眼神会告诉我,他们现在很好。”王强说。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