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用这只普通的牛皮信封寄到陆德宇手中。
陆德宇入学后不久写的作文得了95分。
1977年的准考证见证了陆德宇参加高考的艰辛历程。
中国江苏网6月13日讯 近日,由盐城晚报副刊发起的“难忘的高考”征文活动,在读者中引发一阵“回忆高考致青春”的热潮。许多曾经走过高考独木桥的读者,重拾记忆,回首往事。不过对于大多数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要他们拿出当年参加高考的资料,可能只有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这两样。
在我们盐城却有一个人,他把自己参加高考的资料非常完整地保留下来,把这些“高考记忆”整理成一份“高考档案”。时隔40年后,让人们能够直观地读出其中的历史文献价值,感受到包含其中的时代信息。
保存资料见证时代巨变
这个有心人叫陆德宇,今年67岁,一位退休干部。他参加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那一年他27岁,是名插队知青。他考上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盐城工作。
“40年过去啦,人生就是这么快。”昨天上午,陆德宇边向盐城晚报记者展示资料边感叹。“那时我插队在南洋公社,搞通讯报道和办公室文字工作,有保存资料的习惯。保存下来的高考资料,我觉得它们有史料价值。”
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手抄的数学复习题、体检通知单、普通牛皮纸信封的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学后的一则日记、得了95分的大学作文……每一页发黄发皱的纸张背后,都有一个难忘故事。这些故事串联起来,汇成陆德宇的高考记忆,见证了一个时代巨变的侧影。
“参加高考就是为把农村户口转成城镇户口。”陆德宇说话很直接,“当年我如果也像有些同学那样不插队当知青,或者当几年知青后有机会回城当工人,哪怕是合同工,我也许就不会参加高考了。”
插队9年历经艰辛磨砺
1968年,陆德宇从盐城中学高中毕业,当年18岁。7月17日,他家接到《致革命家长的一封信》,动员他下乡插队当知青。陆德宇虽仍想读书,并不情愿下乡务农,但当时正值“文革”期间,高校已停止招生,待在城里就意味着失业,他只能到南洋公社当农民。
陆德宇是个不服输的人。在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受老师喜爱的优秀学生,到农村也不甘落后,冬天上过河工,春天拉过纤,秋天挑120公斤水稻一口气能走几里路。拼命干活的动力就是多挣工分,为父母多减轻点生活压力。
他这种吃苦耐劳的劲头很得人心。两年后他当上村会计。又过两年他被公社抽去搞文字工作。1976年他光荣入党。工资关系转到了农村信用社,虽然仍是大集体性质,但每月不下农田也有三十几块钱工资,这让他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因为表现出色,他还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可惜最后没有成行。
一波三折考进南大
1977年9月的一天,陆德宇去市三院(北院)看望因病住院的老朋友徐昌盛的母亲。他看到一位女青年在看书,就问她为何住院还看书,女青年回答:“听说马上要恢复高考呢。”陆德宇并没在意,觉得考试离自己远着呢,不能有奢望。
这年10月20日,陆德宇在南洋接到调令:他从南洋信用社调到盐城县支行。这让他很兴奋:回城了。他当天就把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办好了,准备向公社领导汇报后再办行政关系手续。
10月21日,他从广播中听到了国务院关于恢复高考的决定。公社书记陈国政对他说:县支行你(暂时)就不用去了,先考大学。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他暂时不用去新单位报名上班,仍留在南洋复习迎考。此后一个月,他白天上班晚上复习。那张“数学50题”就是当时复习时留下的资料。
1977年11月下旬,陆德宇在南洋中学参加初试,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平均分为87.5分。12月下旬,在盐城一小参加复试,语文、政治、数学、史地的平均分还是87.5分。后来查明,他的复试成绩名列盐城文科考生第二名。
时隔10年又回校园参加考试,他想留点东西给自己。在考场上,他做了一件其他考生没想过做的事:悄悄地撕下三份试卷切角(用于装订试卷的一角)留作纪念。这三张切角线条,完好保存至今。
1978年1月中旬,陆德宇接到体检通知单去医院体检。他感觉大学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他选择了三所高校:南京大学、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辽宁一所财经大学。“因为南京大学是江苏省最有名的大学,所以第一志愿就选了它。”
1978年2月中旬,他的同学陆建德收到录取通知书,陆德宇从南洋骑自行车去他家表示祝贺,但心里有点敲边鼓,不知自己何时才能接到通知书。回家后蒙头大睡,第二天上午9点多还没起床,他听到叔伯弟弟陆德伟在外面喊:“挂号信来啦!”他仍然没起床,以为是大哥从外地给父母寄钱来的,让陆德伟自己取了父亲私章,去签收挂号信。又听陆德伟大声喊:“是南大寄来的信!”这时陆德宇从床上一跃而起,冲出屋子,抢过那个普通的牛皮纸信封,里面正是南大录取通知书。
入学谈理想作文展雄心
南大通知他2月28日报到,但他发了一封电报去请了两天假,因为他要到南洋信用社办理交接手续。与其他考上大学的人不同,他当时心里挺留恋南洋公社,因为这里给他提供了机会,他对信用社也有一种感激之情。
1978年3月2日,他去南大报到。3月7日,学校召开新生入学动员大会,他在一张纸上写下第一篇日记,虽然字迹比较潦草但至今仍能看清这样几句话:“当我低头看到校徽时,心中感到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为能进入这样一所大学而高兴。回到宿舍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作为一名‘老三届’能考上南大来,全都是党中央的关心,我一定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在这四年中好好学习。”
6月4日,他在题为《理想》的作文中写道:“同学们正在早读,一群雄鹰飞到窗外大树上。它们啄了啄羽毛,拍打拍打翅膀,又矫健地离去,向着新的高度翱翔。”老师给了95分,评语是:“押韵、流畅且有意境,有真情实感。写得好!这是努力的结果。希望决心和计划均能付诸实现。雏鹰将长成雄鹰,在二〇〇〇高地翱翔!”
情系家乡毕业回盐城
大学毕业,陆德宇已32岁。他没有选择去北京工作,而是回到盐城,从地区行署办公室科员干起,不久担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后来又担任县、市一些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他每次路过南洋,都要向工作过的地方、住过的旧址张望一番。
翻阅着自己的“高考档案”,陆德宇说最大的感受是:高考确实改变了命运,奋斗的青春令人难忘;人在年轻时多吃苦是好事,会使成长更加扎实。
陆德宇说,在适当的时候,他准备把自己的高考档案资料赠送给母校——盐城中学。“它们可以作为母校校史的一部分,让后来者看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的那场高考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又怎样深刻地改变了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