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0日盐城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行政审批局重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学”这个基础,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员活动内容;狠抓“做”这个关键,培树先进党员、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取得了累累硕果。今年以来,全体党员共服务项目136个,为企业解决难题45个。
学深学透,练好基本功
“叮,三号台抢答成功”“两学一做的基础是学,关键在做。三号回答完毕。”“三号台选手又领先一分!”台下掌声雷动,欢呼声再次响起。这里正在举行“两学一做”暨审批业务知识竞赛。新党员、老党员一个不落,全部同台竞赛,互晒成绩单,共同检验学习成果。赛后,还有半年就要办退休手续的老党员季顺祥感慨地说,老党员更应该珍惜这种比赛的机会,要有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精神,给年轻党员做好榜样。摘得竞赛桂冠的年轻党员吴红梅表示,自己新入党,在学习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不能掉队、不能放松,要时刻提醒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党员。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丰区行政审批局党委牢牢把握“学”这个重点,从班子成员抓起,以上率下,压实责任,层层推动,抓到支部,落到支部,把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与“六个一”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上好一堂党课、组织一轮抽讲、进行一次知识竞赛、开设一期道德讲堂、组织一次读书交流、开展一轮大走访,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学习教育以来,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9次,组织“星期六党校”专题学习41次,专题抽讲4轮,形成读书笔记近300篇。
发挥作用,彰显组织凝聚力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结合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需要,该局党委第一时间对支部进行了调整,将审批一线的优秀党员充实到支部班子,以审批科室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推行支部挂钩服务项目制,实行支部对应园区、党员对应项目、每日会办汇总,推动项目快速落地,今年共服务重大项目21个,为项目会办解决问题16个,“做”的成效逐步显现。
系通大丰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在沪苏园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生产高档门窗,是高科技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附加值高。项目支部一班人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产品定位,提前到项目现场进行行政指导,帮助准备相关申报材料。为了节约审批时间,在立项审批阶段,项目支部党员、经济审批科副科长蔡金东主动倾斜服务,将节能评价后置,为企业先行备案,便于项目提前进入实质性审批阶段,办理其他相关手续。项目负责人袁帅对这样高效的服务连连赞叹。
打造品牌,形成新常态
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鼓励党员干部树立标杆、争先创优、把学习付诸实践是在“两学一做”中,大丰区行政审批局党委对全体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行政审批局党委通过创建行政许可标准化试点,推行标准服务、加班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 “温馨365、贴心24”的党员服务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主动服务发展已经成为每名党员的自觉。
“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认真践行‘两学一做’,用尽一切力量帮助群众和企业,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为民服务。”潘焕毅是大丰区行政审批局党委委员、建设审批科科长,今年以来,他多次带领项目审批一线的党员干部走访企业,着力服务“两重”项目。当得知金川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已经建成,设备已经进厂,面临竣工验收,但由于新增了部分设备,需要重新进行项目申报和评审,影响了项目进度时,潘焕毅主动召集环保等部门负责人到企业现场会办,一方面积极与省环保厅协调,争取支持,以技改的方式申报新增工艺,完善审批手续。同时着手安排竣工验收,帮助企业快速投产。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的重中之重。三月以来,该局全体党员分批次下乡开展大走访活动。党员干部走进基层一线,从村镇社区到企业车间,从项目现场到农家院落,用脚步量民情、用真情问民需、用行动解民忧,活跃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挂钩服务的三龙镇东红村,他们自掏腰包2000多元,安排民政窗口人员专人负责潘姓村民家里的7岁脑瘫儿办理户籍手续,申请重残救助,为该家庭减轻负担。(张锦存 董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