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名师点评高考语数试卷:数学考生拿高分不易
2017-06-08 09: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语文】让高考回归生活点评人:盐城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凌荣毅

  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而言,比去年更贴近生活,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文鉴赏,还是作文,都体现了与生活的无缝对接。

  和去年一样,前五题选择题中依然没有语病题的身影。修辞题跳出了借代还是借喻的纠结,更接地气。对联题、漫画题、衔接题都是近三年高考的常客,内容分别涉及杜甫、丰子恺漫画、文学创作的情趣,学生不会陌生。总之,前五题稳中求变,难度明显小于去年。

  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文本是行状,叙议结合,文脉清晰,没有佶屈聱牙式的说理和晦涩难懂的词句,弘扬了中国传统“士文化”的忠孝精神和治学风范。值得注意的是第7题设题上采取了全国卷的模式,考查文化常识,有新意,但难度不大。文言翻译考生要多拿分、拿满分不容易,需要对“北面”“存问”等词有准确到位的理解。

  古诗鉴赏比去年简单,选材上陆游的诗歌意图明显,景物典型,情感较为单一,考生不太容易判断错误。在内容理解上只需注意画角等个别意象的意思就没有障碍。设题上考查愁的原因和尾联的效果,此类题目考生做过很多,只需要在细节上把握清楚,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一选用的是外国小说,小说深入人性的根本,突显生命既悲悯、卑微但又乐观、坚强的双面风格。从设题来看,基本围绕她、我、小狗奎尼三方面进行,题型从概括到理解,再到分析探究,要求明确。

  现代文阅读二是关于脸谱的探讨,但文章没有理论化,而是将脸谱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文化有生活。说理时联系厨房、各种菜系,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避免了论述文理论色彩太浓的弊端,不让考生畏惧。

  【作文】看车来车往品世间百味

  点评人: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长卞建容

  今年高考作文题沿袭了2016年的命题模式,用的是言论式的材料作文,以“生活中离不开的车”作为话题,给考生表达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空间。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聚焦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各式各样的车,蕴藏各自时代的记忆,人的体验也是丰富而独特的;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

  然而,拘泥于材料就会被禁锢在材料中,或者说只拘泥于“车”的“形态”与“种类”泛泛而谈,则显得肤浅。聪明的考生应该由“车来车往”说开去,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延伸出去,这样就能够使自己的文章有情怀、有视野、有深度、有新意。

  关键是“立意见高下”。考生可以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可以以小见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真情故事;可以观往知来,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不断追求快的生活节奏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也可由表及里,浅谈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今年的作文题在文体上也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有利于发挥所长。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适合写记叙文;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适合写议论文、议论性散文。不过要写好,还需重视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选材新颖、构思精巧、语言出彩是高分的必备条件。

  【数学】命题有新意难度有增加

  点评人:盐城中学高三数学教研组副组长丁振华

  今年的高考数学卷以考纲为本,兼顾了中学的实际情况,在平稳中略有变化,看似平和但是创新意识强。试题注重解法的多样性,考生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解决问题。这份试卷在试题类型与近三年相当,但难度方面比前两年有提高。总的说来,填空题难度一般,解答题难度逐步加大,考生拿高分不易。

  14个填空题的命制保持平稳,难度上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这在考试过程中有效增强了考生的自信心,也有很强的区分度。其中13题考查了直线与圆、向量与不等式的综合,有一定的区分度,如果平时加强对综合能力的训练处理起来应该不会太难;14题考查的是函数中的零点个数问题,对考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今年高考数学的解答题题目顺序依次为立几、三角、解几、应用、数列、导数。解答题的顺序做了调整,以导数压轴,考生普遍反映上手容易但拿高分难。其中立几、三角题考生容易处理;解几题求解了圆锥曲线中的两个常规问题,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生普遍反映容易得分;应用题放在了第18题,主体结构与去年类似仍然是空间立体图形,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建模能力有较高要求;数列题数列定义为载体,大体上与2015年最后第20题有一定的相似度,能够区分考生水平;导数题的命制更能反映大学的风格,在平静中暗藏深意,甚至涉及了一些高等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下放。

  理科的附加题前面的两个题目比较有亲和力,起点较低,其中第三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内容而不是去年的抛物线。理科附加题学生想拿个基础分还是挺容易的。第四题第一问比较容易解决,后面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量。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