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7日讯 每逢高考,丢失准考证的求助帖就会在全国各地出现。日前,网上一条“刘明炜同学准考证丢失”的信息在朋友圈和微博遭到疯转。
从2011年起,网上就出现过“白娅倩”、“刘明炜”等同学丢准考证的信息,准考证的种类也包括中考证和高考证两种。目前,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微发布消息,提醒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此类诈骗信息的模版一般是:“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刘明炜,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准考证号:204101311。联系电话18735078xxx。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此外,信息中的电话,很可能是吸费电话。市民贸然拨打,正好接入骗子预先设定好的声讯台电话,就会产生高额通话费用。
如果市民确实捡到相关证件,最快捷的归还方式,就是与准考证上的报名单位联系,这个报名单位一般就是考生的学校。考生若丢失准考证,可由所在中学或街道出具证明,到所在区高招办,办理挂失及补办手续。
2017高考英语考试
改革政策不实
最近一条“英语改革教育部最新通知”被疯狂转发,声称2017年高考英语分数在大学录取中要提高要求,985、211大学会明确规定录取学生的英语成绩云云。这条消息还融合了之前教育部以及北京市等地区发布的高考改革意见或征求意见的“影子”,如英语将一年两考等等。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信辟谣,该消息系假消息。教育部对考试招生制度方案会“先试点再推广”,并会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
考题泄露
花钱就能买是不可能的
每年高考语文还没开考,网络上就已“剧透”出N个版本的高考作文题,引发全省乃至全国网络上的疯传、疯转。
记者了解到,高考试题属国家绝密材料。高考试题的保管和运送都有严密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因此考试前,试题是不可能被泄露的。如果真的参与了试题泄密和违法购买,按照最新规定,不仅考试成绩无效,还将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阅卷老师
有严格的岗前培训
近日,一条内容为“高考阅卷老师冒死揭露内幕,学生前途就是这样被耽误”的信息引人关注。说高考阅卷工作,只为赶进度不管对错,且会跨科阅卷。
事实是,高考阅卷人员遴选过程严格。为了充分理解当年高考试题吃透评分标准,评卷老师还要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培训中老师们会对标准卷进行试评,绝不可能跨科阅卷。一旦发现评卷老师可能存在问题,卷子都会复查重评。阅卷结束后,相关部门还会对试卷多次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