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城市初级中学东门对面的流动摊点。
中国江苏网5月26日讯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本报记者曾多次报道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存在流动摊点的现象,在走访的过程中,盐城晚报记者发现放学期间,校园周边流动摊点依然存在,不仅影响放学高峰期的交通安全,还为学生的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学生散落下的垃圾也破坏了城市的道路卫生。
时间:5月22日下午6点
地点:盐城市初级中学
当日下午六点,正值盐城市初级中学放学期间,盐城晚报记者在学校东门口处看到,以往道路上的摊点已经不见,但走到学校东门对面的一个小巷里,有三四个流动摊点在等候着放学的学生。
流动摊点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光顾,一时间小巷道里尤为拥挤,很多学生吃完小摊的东西,因没有垃圾桶,将很多垃圾散落在地。随着学生逐渐离开,流动摊点也推着离开,前往下一个人群密集的地方。
记者感言:
校园门口的小吃摊总能受到学生的青睐,然而其中的食品卫生却令家长和老师担忧。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长期食用一些垃圾食品,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使得学校周围的交通环境极为混乱,其中的安全隐患同样堪忧。
学校周围的流动摊点一直以来是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有关责任部门应当做好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借助网格化管理平台,对学校重点领域进行全时监控,抓好平时常态管理工作,使学校有个畅通安全的交通环境和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
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让孩子明白“三无食品”的危害,自觉抵制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