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刚准备午睡,卖西瓜的摊贩就来了,扩音器叫嚷声声声入耳,连着半个多小时,午睡也就泡汤了。”昨日,市民周先生向盐城晚报记者反映说,走街串巷的小贩们用上了高音喇叭,“单曲循环”式的反复“轰炸”,让人吃不消。
周先生从事的是三班倒工作,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必须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一定要好。可是每次中午睡觉时,刚刚睡着就被小区外轮番的叫卖声吵醒了。“以前住在老小区经常被吵醒,今年搬进了新小区,流动摊贩进不了小区,该安静了吧,没想到人家在小区外一样能吵到你。”周先生说,前段时间是卖草莓,这几天又换成卖西瓜的,每天中午12点多叫卖声准时出现。
被流动商贩的叫卖声吵到的不止是周先生。“过去收废品的都用嗓子招揽生意,中间还有停歇的时候,如今收废品和磨刀、磨剪子等流动商贩都改用录音的小喇叭,穿透力特别强,相隔的几栋楼都能听见,威力特别大。”家住清华园小区的陈女士痛苦地说,他们轮番进小区,居民吃不消。
“我跟小区物业反映,他们也会驱赶,但是效果不明显。”周先生说,物业对小区外的路面没有管理权,摊贩对于他们的管理并不理会。既要满足小区内居民的生活需要,又要为小商贩们的生存着想,要兼顾到几方的需求,他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就近原则,在社区附近建立小市场,既方便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避免噪音骚扰之时,又能照顾到小商贩们的生意,做到两全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