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白血病女孩临终未能捐献器官留遗憾 17年后母亲圆女儿梦
2017-05-15 09: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讯 女儿患白血病走到生命终点前,表达了要捐献器官救助他人的愿望。但由于病情恶化,器官急速衰竭,未能如愿。为了弥补这一遗憾,老两口决定身后捐献遗体帮女儿圆心愿。今年4月14日早上,63岁的唐维秀因病去世,当天中午其亲人履行诺言,将她的遗体捐献给了江苏医药职业学院。5月14日,亭湖区福禄园生命工程公益功德园内,看着妻子唐维秀的名字和简要事迹镌刻在一面光滑的石柱上,张佐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唐维秀的名字和事迹镌刻在公墓石柱上。

张佐思念妻子和孩子,就会拿出娘儿俩的照片来看看。

  65岁的张佐是射阳退休工人,妻子唐维秀是名教师,夫妻俩有个女儿叫张海星。2000年,海星大学毕业前到南京一家单位实习并通过试用考核,当年4月准备签定就业协议时,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去省人民医院检查,没想到竟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医生当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海星生病,多家媒体介入采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包括海星母校在内的多家单位和个人捐款给其治病。弥留之际,海星表达了身后捐献器官的愿望(当年的盐城晚报曾连续报道)。然而,海星病情恶化过快,从发病到离去只有20天时间,因器官急速衰竭,她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思念女儿悲伤过度,妻子很长一段时间内脑子都不是很清醒。我要捐女儿遗体时,妻子阻拦未能捐献。”张佐对盐城晚报记者说,但到了2006年,妻子情绪稍稍稳定时,他再次婉转说出想要捐献遗体帮女儿实现心愿时,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老两口于当年3月5日在射阳县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上签下名字。

  “当时的环境下,我们的做法未免有点超前,很多亲朋和邻居对我们的做法都不理解。”张佐说,“我的父亲张兆言是射阳中学离休教师,2000年3月去世后,应他的遗嘱要求,不建墓不留坟,将其骨灰进行生态葬,撒到了千秋大河内。2005年母亲朱政去世时,骨灰也和父亲一样撒了。”

  张佐和唐维秀以父母去世丧事简办和海星受到社会关爱为例,反复做他们兄弟姐妹的思想工作,最终让“捐赠遗体执行人”都签了名。“女儿的心愿未达成,我们来帮她完成。”张佐说,今年4月14日早晨,妻子因肝癌离世,他第一时间电话通知了县红十字会,并通过市、县红十字会将妻子的遗体交接给了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亭湖福禄园公墓从建园起,特意建了生命工程公益功德园,免费将那些捐献遗体、器官、造血干细胞以及献血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名和事迹铭刻在石柱上,供他人瞻仰和学习。“今天是母亲节,对妻子来说更有特别的意义,她圆了一个母亲的心愿。”张佐说。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