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为让儿子安心部队工作 老母亲替其照顾卧床亲家母13年
2017-05-15 09: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15日讯 一位75岁的老人,为让儿子安心部队工作,13年如一日替儿照顾患病卧床的亲家母。母亲节前夕,武警上海总队八支队参谋长方秀峰母亲李杏云的故事,感动了驻地我市大丰区南阳镇的许多家庭。

杨政英(右)卧床13年,在李杏云的照料下,没生过一个褥疮。

  照顾亲家母13年没回老家

  5月1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75岁的李杏云起床,倒水给躺在床上的亲家母杨政英吃药,然后做早饭、烧开水。

  上午去家边的小菜场买完菜,李杏云边和杨政英聊天,边准备午饭。午休后,将杨政英挪到轮椅上,推到小区里散散心,回来后准备晚饭,不时给亲家母喂药、倒水。平常的一天,忙碌而充实。可这看似繁琐的日子,李杏云整整重复了13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

  李杏云的儿子,是武警上海总队八支队参谋长方秀峰,2001年军校毕业后分配到我市大丰区,便在这里扎了根。后来经人介绍,与大丰区南阳镇小学教师吴宏伟结婚。2004年,吴宏伟怀孕,妊娠反应大,无法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杨政英。丈夫吃住在驻地,根本无暇顾及,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吴宏伟心急如焚。

  从电话里得知情况,李杏云不顾儿子、儿媳的反对,连夜收拾行李,从安徽老家来到大丰,照顾比自己年轻10岁的亲家母。此后,李杏云再也没有回过老家,直到今年“五一”前夕,才在子女陪伴下,回去给去世20周年的老伴上了坟。

  “岳母生于书香世家,我母亲是农民出身,目不识丁。刚来时,两位老人语言不通、习惯不同,没有任何交集,生活中难免有磕碰,可母亲还是坚持为岳母端水、擦背、喂药、做饭……”谈起这些年的点滴,方秀峰感慨的话语中带着愧疚。

  杨政英要吃六七种药,给亲家母喂药,是李杏云每天的“重点工作”之一。因为不识字,每顿药吃多少、怎么吃,李杏云起初一头雾水,于是就用自己看得懂的符号做好标记。现在,李杏云对亲家母吃哪些药、有什么功能,已头头是道。

天气好时,李杏云推着亲家母出去晒太阳。

  “有妈在,再大的坎也过得去”

  2012年1月的一个下午,吴宏伟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不停呕吐,被诊断为小脑血管瘤。手术后,头部被缝了18针,需要长期静养。看着儿媳头上长长的伤疤,李杏云比在自己身上动刀还难受,边擦眼泪边对儿媳说了一句,“有妈在,再大的坎也过得去。”从此,家里的负担更重了,可李杏云却一声没吭,从来不给在驻地的儿子说这些事。

  “前年6月,岳母一天深夜病情加重,母亲摸黑敲开邻居的门,借了辆三轮车,把岳母送到医院,在病床前陪了三天两夜,而母亲却从没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方秀峰对记者说,可当年7月,母亲自己不慎摔倒右手骨折,得知要花6万多元的手术费,死活不同意手术,不论子女和医生怎么劝,就是不肯配合。最后只好保守治疗,直到现在李杏云拎东西时,还不能完全用上劲。

  吴宏伟回忆说,有一年年底,方秀峰的二姐辗转来到大丰南阳镇,看望老母亲。一进门,看到母亲端屎端尿忙个不停,心疼得泪水扑簌簌直掉,要把母亲接回家。李杏云指着床上的杨政英就说了一句话,“我走了,这个家可能就散了。没有了家,你弟弟还怎么有心思干工作。”那次二姐原只打算住两三天,结果却住了个把月。吴宏伟心里知道,二姐是在替婆婆分担些家务,让她能歇一歇。

  大爱母亲成就浓情家风

  “婆婆每夜要给我母亲翻身三四次,这么多年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夜觉。”儿媳吴宏伟告诉记者,这13年里,卧床的母亲没有生过一个褥疮。不知情的小区邻居,还以为两位老人是亲姐妹。

  李杏云的言行看在小辈眼里,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这个生活不算富裕的家庭,一直和乐美满。5月11日下午,李杏云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警上海总队礼堂举行。吴宏伟笑着说,因为这两天比较忙,13岁的女儿一个人在家,不仅自己淘米煮饭做菜,还像模像样地照料起外婆的生活,倒水喂药,完全学着奶奶的样子,有板有眼。

  “我多受一点累,儿女就少吃一点苦。”李杏云对记者说,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懂得这些理。让她高兴的是,儿子在部队成长很快,先后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世博会、世游赛、亚信峰会、G20会议等重大安保任务。

  今年年初,杨政英病情加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杨政英做了脑起搏器手术。李杏云依然不离不弃照顾杨政英,十几年里的多次生离死别,两位老人间的情缘,早就难以割舍。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