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明展示自己的《三秒字典》。
独特的查询表。
中国江苏网5月11日讯 5月9日,市民夏东明老人来到盐城晚报求助。他历时30多年编写了一本《三秒字典》,学会了他的“编码公式”,就能在几秒钟内查到这个字。“就想在有生之年,把这个简单的查字方法推广普及开去。”夏东明老人说。
夏东明老人今年80岁,当了一辈子教师,曾在南师大附中、龙冈中学和盐阜中学任教过。据其介绍,以前任教中,看到学生查字典的速度非常慢,于是萌发编写一本字典的念头,“让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
1981年,夏东明老人收到中国科学院来函,邀请其设计计算机用汉字编码方案。“那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输入法用的是日本的方法,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方案。”夏东明说,因为此前他与中科院通过几次信函,所以也在邀请之列。
夏东明老人最终研究出了输入法方案,但并未得到采用。不过之后,他将重点转到了编写字典上了。“只要学会四个字的查找方法,就能以平均三秒钟查一个字,速度几倍于《新华字典》。”夏东明说,他将汉字分为“一形字”“二形字”“三形字”“四形字”以及“更多形字”。比如“东”是“一形字”,因为“东”共有五笔,没有成字。对于“一形字”,只要打出首笔画码“横”的首字母“h”,然后加上末笔画码“点”的首字母“d”三次,就能在《三秒字典》里快速找到“东”字。
夏东明老人教了十分钟左右,记者基本掌握了查字方法,但查字必须用他的《三秒字典》,不适合《新华字典》。“我的独特查阅方法,超越了一般的音序检索法、偏旁部首检索法、数笔画法和四角号码检索法,更加简单易学而且快速准确。”在记者的要求下,他查了几个字,确实速度非常快,大约在三秒左右。
《三秒字典》虽然按照拼音顺序排列,但已经完全颠覆了平时的检索方法,里面的字需要重新编码和排序。这项“浩大”的工程当时难住了多家印刷公司。最后,夏东明老人不得不花了8万元请到了华语教学出版社接下这个单子。
印了2000册,却藏在家中少人识。夏东明老人四处推销,但阻力重重。“虽然查起来快,但《新华字典》普及,用时就算多十几秒或分把钟也可以理解,因为不是天天都要查字的。”大学生王元元告诉盐城晚报记者。
谁有兴趣助老人完成心愿?请联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