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9日讯 市民李女士近日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上面写着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获得某餐饮店优惠券。李女士用手机扫描后,不但优惠券没出现,手机里100多元话费却被扣光。业内人士提醒,二维码或隐藏病毒链接,随意扫码可能会上当受骗。
“李女士通过二维码扫描下载的是一个可以骗取话费的病毒,从而导致话费丢失。”盐城电信公司网络工程师杨帆告诉记者,目前,网络上有大量的二维码软件,任何人都可以制作二维码,一些不法分子就将病毒生成二维码,伪装成优惠券发在网上,一旦市民上当,手机里的话费就会被骗取,有时候个人信息也会被窃取。“现在,很多市民在微信上绑定了银行卡,扫码时一旦中了病毒链接,会造成微信账号被盗,甚至招致财产损失。”杨帆说。
据了解,随着二维码的普及,扫一扫二维码得优惠成了商家促销的噱头,同时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也逐渐增多。随意扫描商家二维码,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然而,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市民大多数只知道“扫码”,不知道防范。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对于类似返利红包型、诱惑型、圈粉型的二维码扫描,需格外警惕;在使用手机二维码进行在线购物、支付时更要谨慎。建议市民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检测其是否包含恶意网站、手机木马或恶意软件的下载链接等安全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