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1+1”精准关爱城乡留守娃
2017-05-08 11: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心理疏导让孩子们的脸上重现笑容。

  中国江苏网5月8日讯 从木讷空洞的眼神到洋溢快乐的笑脸,10岁的易听玥变了。而在半年前,她还和其他13名留守儿童一样不爱说话。“说实话,这种转变让我挺意外的。当初,没想到心理咨询见效这么快。”7日,孩子所在学校校长陈中付,提及上周三与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组织留守儿童户外活动中的情形时说。

  最开心的事

  “待在爸妈身边玩一个小时”

  易听玥是城南新区科技园小学三(2)班的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工作及路费的缘故,易听玥的父母每年只能春节期间回家陪她。

  “爸爸妈妈平时都很忙,我们基本上一个月才通一次电话。有时太想了,我会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很少打给我。”易听玥说,其实她一直都很想念父母,但又不敢跟人说,久而久之就习惯将话藏在心里,不跟任何人提。

  “我最开心的事是每次爸妈回家,待在他们身边玩一个小时。”易听玥说,“虽然我知道爸妈为了生活给家里赚钱,但我还是希望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就算不买玩具我也愿意。”

  和易听玥一样,四(1)班12岁的蔡健城称,他父母都在苏州打工,一年只回家两趟。尽管平时生活有爷爷奶奶照顾,但老人毕竟上了年纪。放学后,祖孙两代人几乎无话可说,更别提帮孩子辅导学习或谈心了。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有13人,另外还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因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导致学业暂时跟不上其他孩子。”陈中付说,“其实,孩子们都很聪明,就是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不是今天把窗户打破,就是明天把同学打哭。爷爷奶奶也很苦恼,都说没法教育。”

  “这些孩子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话特别少、不合群,学习缺乏引导。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意识不高,老师们都挺担心的。”陈中付说,“为此,老师们只能每天早晨提前上班,帮孩子检查作业,甚至为他们洗脸。关键在于,孩子们的内心都挺闭塞的。”

  最大的心愿

  “让他们拥有幸福的童年”

  就在陈中付和他的老师们为此而担忧时,去年10月份,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郑云霞带领志愿者们主动找上门。利用每周业余时间,通过房树人绘画测试、观看视频、团体辅导及排演心理剧等形式,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此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这支由中级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服务团队,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队的温暖,在活动中让孩子拿起手中的画笔,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并进行分享。”郑云霞说,比如,在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中,设计的游戏环节是在孩子腹部绑个气球,捡拾地上的纸片,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母亲怀孕时的不便,从而感受母爱。

  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杨秀萍说,目前,盐城约有11万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以隔代监护居多,其中不少家庭经济相对困难,亲情关爱不足。还有不少孩子由于缺少与同龄人交流,导致存在人格障碍、性格孤僻、学习困难、安全意识淡漠等现象。

  按照帮扶计划,市心理咨询师协会除联合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以“引领幸福人生”为主题的关爱活动外,还和教师志愿者与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需要特别关心帮助的“三困”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师生手拉手、爱心一帮一”帮扶活动。

  “项目最终目标是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掌握两项安全技能等。”郑云霞说,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实现每一位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惑有所解、爱有所依、困有所帮,让他们真正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