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5日盐城讯(张薇)今年以来,射阳县检察院坚持以服务办案为中心,以省市级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为抓手,以高水平检察理论研究队伍为保障,狠抓工作机制、平台载体两大建设,大力促进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与运用,全面提升法律政策研究工作质效。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重视程度。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调整,明确一名副检察长分管法律政策研究工作,充实领导力量。党组进一步提升研究工作在整体工作的位置,定期听取各部门研究工作情况汇报,对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问责,增强部门长的责任意识。发挥班子示范带头作用,由每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一项全院重点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的策划、推进和协调,为干警当好表率。组织职能部门认真学习研究市院《检察研究成果绩效考核细则》,把握工作要点,吃透精神实质,强化贯彻落实。每月末召开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例会,分析当月工作存在的难题短板,采取针对性措施固强补弱。
优化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压实工作责任,修订完善年度《检察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五十周岁以下干警每年撰写一篇以上检察理论研究文章,形成人人搞研究、个个出成果的工作格局。针对在省市级课题申报上的不足,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攻关,成立四个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组,每个课题组由一名班子成员、一名研究室干警与两名检察理论研究骨干组成,明确课题内容、责任分工、质量要求、时间节点,力求年内成功申报一项省级研究课题、两项市级课题。每月初召开由研究室全体人员、各部门长和内勤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讨捕捉有意义有价值的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动借力外部资源,加强与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检校共建力度,围绕司法实务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合作,提升检察理论研究品质。加强社会风险分析研判,及时总结司法办案中发现的涉众经济类犯罪、网络电信诈骗、套骗国家政策性补贴资金等领域犯罪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及时为上级和地方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努力促成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和运用。
完善平台载体,活跃研究氛围。积极筹划年度检察理论研讨会,引导干警围绕刑事公诉、诉讼监督、公益诉讼、执行监督等检察机关核心职能和司法改革等热点问题深入检察理论研究,鼓励高质量检察理论研究成果生产,做好论文专刊的编辑,积极邀请学者教授和行业能手来院讲学,提高会议层次。加大鹤乡法学社建设力度,健全学社组织机构和活动章程,加快场地和硬件建设,精心规划组织学社活动,适时推出学社刊物,努力把学社打造成干警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阵地。加强本院微信微博、《检察月报》、《鹤乡检风》的编发,鼓励干警踊跃投稿,加大奖励力度,造浓检察理论研究氛围。加强与兄弟院的结对共建活动,选择若干重点课题,开展检察理论研究合作,在学习借鉴兄弟院的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提升干警检察理论研究能力。
加强素能培养,锻造过硬队伍。加大研究室机构建设力度,合理界定研究室、政治处、办公室等部门的职能分工,调整考核办法,选优配强研究室力量,提升专业化程度。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持续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激发研究室团队勤于专研、甘于奉献、永争一流的精神。打通研究室与业务部门的交流任职通道,保障研究室人员的发展空间,提高研究室干警的工作激情。加强骨干检察理论研究队伍的培养,力争在每个部门物色培养一名以上热爱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善于思考总结的检察理论研究骨干,厚植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发展土壤。积极为干警攻读在职研究生创造条件,加强与法学类媒体的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检察干警整体检察理论研究水平。(作者系射阳县检察院副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