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5日讯 大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博科科长、区博物馆馆长蒋玉平是省文物局首批10名文物行政执法巡讲员之一,从事文物保护与执法18年,兢兢业业,严格执法,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丰富的执法经验,曾经专业认定并成功追缴中国古代最早流通的金币——郢爰,填补了大丰博物馆无国家一级文物的空白。为此,央视2频道《经济与法》、13频道《共同关注》、10频道《科技之光》《走近科学》《人与社会》等连续播出专题片,在全国文物界一度形成“郢爰现象”。
蒋玉平说,她的文物执法工作其实就六个字:寻宝、执法、普法。
从事文物工作18年,蒋玉平几乎把大丰境内的边边角角都走遍了。大丰哪些地方最容易发现宝物呢?她说有三条线,三个点。“三条线”一是西部古堡碉,从“三圩到刘白草”,这里2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二是疆界河,王港河沿线,直至川东河古长江入海口,曾在11个点上出土麋鹿化石,都是五六千年前的宝贝;三是斗龙河流域,这片土地目前“不动声色”,其实下面暗藏宝物。“三个点”是8家古盐场所在地、张謇创办大丰公司36家分公司所在地、新四军领导机关和上海市苏北垦荒管理局所在地等。在蒋玉平眼中,全境尽带黄金甲,湿地到处有宝藏。十多年间,她连年斩获,已寻宝300多件。
法律规定:一旦确认了文物,如发现人不愿上缴国家,就要追缴,追缴就是执法。执法是代表国家行为,如不配合,可以强制执法。在蒋玉平10年文物执法实践中,还没有一次是强制的,但也都追缴了。她的做法就是:不和别人较劲,只和自己较劲。
那次发现批量郢爰,在全国罕见,江苏首例,盐城空白,执法势在必行。可是21枚郢爰分别落到11户农户家中,有人已经准备熔金做首饰。在追缴郢爰的10个日日夜夜,蒋玉平软磨硬泡,明法晓理,绝不说一句狠话。陪伴农田干活,起早贪黑,听闲言冷语,硬是一家一家完成追缴,还与农户成了朋友。这些在央视4个频道、6个专题片累计近3个小时的系列报道中有详细介绍,栩栩如生,感人至深,在全国业界引为佳话。
2015年6月20日,南京中山宾馆礼堂,台下坐着各地市专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蒋玉平授课。讲授基层一线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和保护的实践经验,林林总总,切入到位,行之有效。台下鸦雀无声,获得同行高度赞扬。她还在全省多地巡讲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