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4日讯 市区道路停车泊位收费,一直是广大市民高度关注的话题。五一节前,盐城晚报全媒体发布消息:经市公安、物价、财政、城管部门核准,市区实行收费式管理的91个泊位点、1148个泊位向社会公示。这条新闻一经发布,便迅速跃居近期本报微信新闻阅读量之首。众多网友参与讨论。
网友“居小燃”说:“市中心停车泊位紧张,作为车主来说交钱停车本无可厚非。可有时候不该收费的地方也有人冒出来收费,毫无规矩可言,这就让人感到‘不爽’。这次公示泊位很有必要。”路边停车泊位划定之初,本报曾作过相关报道。每一个泊位点,都会立有一块蓝色的公示牌,上面标明车位数量、收费时间、收费标准等信息,收费人员应统一着装并佩戴相关证件或证明。
网友“ZHLIANG”建议:“可以尝试向停车收费点的工作人员发放工作牌,管理部门将信息录到系统生成二维码,如果车主对收费有疑问可以扫描二维码核实,如果没有二维码工作牌可以拒交停车费,一些大城市就是这么实施的。”如今二维码“扫一扫”已十分普及,将这一功能引入停车管理,不失为一计良策。
针对停车泊位如何准确计时的问题,一些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网友“欢欢”留言:“之前在镇江,停车时管理员会用一台手持机器给你出一张小票,上面印着停车时间等信息,离开时按时间结算,避免扯皮。”
网友“彬彬有礼”留言,如果能将上述的停车泊位点用形象的地图方式展现出来,就更加方便实用了。
停车收费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本报也曾多次报道相关部门重拳打击“黄马甲”乱收费问题。目前,我市正对市区道路停车泊位乱收费进行专项整治。主要针对乱设点收费、超标准收费、强行收费、超规定时间收费、收费不提供票据等违规行为。
本次将路边停车泊位向社会公示,就是希望广大市民进行监督,发现停车泊位点存在无证收费、超标准、收费公示不到位等不规范收费行为,及时拨打举报电话:66691072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