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汉祥(右)和老伴经常阅读母亲留下的旧教材,追忆为解放盐城英勇献身的英雄。
中国江苏网4月24日讯 “今年是叶挺城战役胜利70周年,我想寻找当年从西北角攻城的31名尖兵的后人。”前天上午,家住市区城北小区的沈汉祥向盐城晚报记者出示一本旧书,上有1947年解放叶挺城(盐城)时华中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五旅一〇三团一营二连31名突击队员的战斗故事。
该书为繁体字、竖排版,纸张已发黄,没有封面。根据内容看应该出版于1948年。其中第十三篇“三十一名英雄”记述发生在盐城西北角的一场攻坚战。这是最吸引沈汉祥的内容,“这篇文章再现了解放盐城战斗的激烈、我军突击队员的英勇无畏。”书中描述:“魏振邦第一个登上圩墙,就被叉倒滚下了水沟,魏振邦翻身再起,跳过了自己前面的战友,端起刺刀,直向前冲去。顾不到伤口里的鲜血直流;一颗敌人的子弹又穿通了右臂,魏振邦咬一咬牙齿,猛地将刺刀向敌人戳去,敌人倒了,但英勇的魏振邦又给敌人的榴弹炸裂肋部,倒了!”
文章突出描写这几位英雄:被射穿腿部仍扛旗冲锋,被敌人榴弹击中牺牲的一排长马标;被敌人钢叉叉倒在壕沟中的副连长高简银,继续组织冲锋;大部分战士倒下后,剩下的8名战士在高简银率领下突破敌阵,将红旗插上城头。
78岁的沈汉祥说,对于他和家人来讲,这本书意义非凡。他想寻找这些英雄的后人已有多年,因为他也是烈士之后。他父亲沈子渊1946年奔赴滨海参加新四军,由于曾学过医,在部队里做医务工作。解放战争中沈子渊随部队南下参加渡江战役。1949年6月在南京尧化门被暗害不幸牺牲。
沈子渊生前曾给老家写信,准备接沈汉祥母子去南京随军,并要求沈汉祥母亲加紧读书学习,以适应从军后的工作。这本旧书是他母亲仓步英用过的教材。因为父亲牺牲,仓步英带着三个儿子留在学富农村,抚养孩子,侍奉公婆,在地方政府优抚下,沈汉祥和两个弟弟先后读了师范学校,走上教育岗位。
“我曾坐火车路过九江大桥,回想当年父亲的部队就是从九江打过长江的,心潮难平,久久注视江面。”他联想到家里收藏多年的旧教材,想起去世多年的母亲,萌发寻找解放盐城31名英雄后人的心愿:“现在叶挺城解放70年,发展得这么好,我想带他们看看盐城新貌,以告慰英雄先辈的在天之灵。”
有了解高简银、魏振邦、马标等31名突击队员及后人的读者,请提供信息帮助沈汉祥。来电请联系:1377008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