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岸电当然好,卡一刷,船上就能用空调,电视机和冰箱,和家里一样,想用什么就用什么。”4月17日,在建湖里下河钢材大市场港口,跑船舶运输十几年的船民黄建国对智能岸电赞不绝口。
船民们用上清洁的岸电,得益于国网建湖县供电公司近年来大力实施的内河小容量岸电建设工程。该公司根据建湖地域特点,在全国首家采用内河船用岸电技术进行岸电系统建设,不仅积极策应了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更为大家送上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岸电上船是指船舶停靠码头期间停用船舶自身燃油发电系统,改用陆地电源的一种电力供应系统。该技术是国家交通部门重点推介的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船舶排放,减少港口码头大气污染。
建湖地处里下河平原,境内沟河纵横,船舶运输业发达,船民较多。里下河钢材大市场港口是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以往前船民靠港口用电主要靠自备柴油机发电,不仅电压不稳,而且噪声大,黑烟一串串,污染重,连睡个安心觉都难。“船用岸电技术应用之前,我们要是在码头谈话基本靠喊,噪声太大。”在码头干吊机作业工作的李世龙回忆起以前非常感慨。
2015年4月,建湖供电公司在里下河钢材大市场港口建了4套岸电箱,投运后可同时为8条船提供接电服务。截止目前船民已累计使用电量2.5万千瓦时,预计减少消耗油料41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0吨,二氧化硫3.3吨,氮氧化合物3.7吨。更重要的是,靠码头期间船舶自发电产生的噪声消失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船民的工作环境。
此外,使用岸电技术还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湖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负责瞿建春介绍,从船舶业主角度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也造成了靠码头船舶使用燃油发电的成本不断升高,使用岸电技术降低了船舶靠码头的运营成本。
目前,建湖供电公司目前已在黄海水泥、建港沟船舶集中停靠点等地分别建设了37套岸电箱,以点带面,在沿河各码头有序推进岸电系统建设,助力节能减排。(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