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4月14日盐城讯 4月13日上午,在盐城市建湖县沿河镇东兴居委会的农民大讲堂里,来自沿港、新丰、向阳及东兴四个村居的低收入农户及农技员,正在聆听盐城生物工程学院的农林专家颜振峰教授有关果树管理的专题讲座。这是沿河镇绿色扶贫工作中“技术扶贫”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沿河镇按照建湖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绿色扶贫工程的通知”要求,强化措施,细化任务,扎实开展绿色扶贫工程,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确保这项民生事业顺利推进。
组织领导到位,强化责任措施。从二月份起,沿河镇针对全镇721户低收入农户进行排查摸底,建立档案。成立绿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镇长总负责,村居一把手为成员。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工作,按照户均10棵的标准,购买高产、易活、见效快的黄金梨、丰水梨、早红桃、雪桃等果树,按照同一片区,同一品种的要求,于2月底全部栽种到位。村居两委班子细化分工,加强监督引导。做到栽一棵,活一棵、见效一棵。特别防止部分农户由于认识不到位,出现毁树改种经济作物的现象,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技术保障到位,强化过程管理。低收入农户这个群体,绝大部分都有年龄偏大,知识层次较低,技术技能缺乏等特点。因此,扶贫工程的后续工作尤为紧要。沿河镇以农业中心农科站为技术领导核心,各村抽调5名村组干部参加学习培训。规定每月至少三次到户指导检查果树长势,做好记录。同时建立扶贫工程公众微信号,加强群体交流。定期邀请专家举办讲座或登门指导的方式。指导群众学会管护、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知识,让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天美村73岁的成正高逢人就讲“政府给我们栽的是子孙树、发财树,致富树啊,共产党好!”
后续保障到位,强化工作效果。“近万棵果树,按照每棵200元计算,就是200万元的年收入,挂果后,如何销售,如何进入市场,这对农户来讲也是一个难题。”镇财政所长周勇介绍。针对这一情况,沿河镇由财政所牵头,依托本镇的两个果树协会,曦农果业和宏林果树,同他们签订责任状,承诺到时将成熟果品及时销售到市场。同时根据市场行情,以超10%的价格补贴农户,提高他们积极性,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早日脱贫。(周勇 仇芹 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