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缝合手术中。

图为医生在病房看望卞先生。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讯 十几天前,50岁的卞先生骑电动车时不慎摔倒,导致胸骨肋骨断裂、心脏破裂,生命垂危。幸运的是,就诊医院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专家采用“非常规”的手术方案,经过8个小时的努力,终将他从死神身边夺回来。前天,卞先生已出院回家。
那天,家住市开发区步凤镇的居民卞先生和往常一样,骑着电瓶车回家,一不留神摔了一个大跟头,当时感觉疼痛难忍,被120急救车送到市三院(南院)救治。医生诊断为外伤导致闭合性的心脏破裂,病情非常危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手术由市三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张亚军和宋建祥共同主刀。“人的心脏外面其实有一层薄膜,薄膜与心脏壁之间的空间被称作心包腔。”在划开卞先生胸膛探查后,张亚军医生发现卞先生的心包腔内全是血液,“应该是摔倒的一刹那猛烈撞击,短时间内胸腔剧烈变形,导致心脏中薄弱的地方被撕裂了一道口子,就像一个气球被挤爆了一样。”
“心脏破裂虽然凶险,但普通的破口缝合起来就好了,但是卞先生的情况不一样,随时都面临死亡。”张亚军解释道:“卞先生的伤口在心脏最下缘的下腔静脉,非常隐蔽,基本看不见,整个下腔静脉绝大部分被撕裂断开,就像鱼嘴一样张开着,而且伤口边缘很粗糙、松散,缝合难度很大。当时的情况,如果缝合的话,只能‘盲缝’,非常危险,若缝合位置不对,很容易造成二次撕裂,后果难以想象。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念头,不直接缝合,而是采用新的手术方案——给伤口打‘补丁’的缝合方法。”
病人命悬一线,根本容不得医生作再多考虑。张亚军果断采用了患者的自身心包作为材料,给患者做了下腔静脉缺损的成形手术,对每一个针眼缝合都是“步步惊心”,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针眼破裂出血,都是致命性的。就这样,在10多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8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成功完成了心脏下腔静脉缝合手术。
“要不是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要不是医生水平高,我这条命就没了!”回想起半个多月前的那次意外事故,卞先生在电话里仍心有余悸,“我们农村人干活,累了还可以歇一歇,但医生上了手术台就像机器人一样不知道累,非常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