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从英国回盐探亲的葛爱华 盼与30年前老同事再相聚
2017-03-22 17:1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3月20日,在当年绿房子创办人苏洪祥(第二排右起第三位)的邀请下,葛爱华(第二排右起第二位)与部分已联系上的老同事小聚。

  中国江苏网3月22日讯 今年50岁的葛爱华,在英国打拼10年,事业有成,于3月16日回盐休假探亲。他很想念1985年时他刚刚工作时的同事们,特别是孟小芳、倪锦莲、潘猛、王云等人。昨日,葛爱华向本报帮你找平台求助,“30多年了,一直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我4月1日就要回英国了,希望在我回去之前能与他们见一面。”

  怀念当年热闹的大家庭

  “那时候我们才十七八岁,最大的也不超过20岁,大部分人来自农村。”葛爱华回忆起当年的点滴,滔滔不绝,“1985年,我才17岁,刚刚初中毕业就来到当时在市区非常有名气的、盐城第一家西餐馆绿房子西餐社当学徒。”

  葛爱华说,那时候还没有“打工”一词,当学徒也就是一边学手艺一边打工。员工们也经常在晚上10时顾客都离店后搞业务竞赛,大家也就相互熟识了。“竞赛时,服务员和厨师们在紧张忙碌的同时,互相帮助提高业务能力。很多人都是独自离开农村的家,住在出租屋里,有困难时,都会相互照应,有好吃的也会带来一起分享,感觉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纯真的友谊永远难忘

  “那时候,我与其他同事一起住在老板安排的房子里。记得一年冬天,我发烧了,孟小芳给我送药,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了可口的饭菜。”葛爱华说,这件事让他非常感动。

  “家在市区的同事还经常带好吃的给我们几个家在农村的人吃。”葛爱华说,记得那时考勤非常严格,迟到是绝不容许的,同事们担心爱睡懒觉的他被老板批评,总是相约到他住的房子里叫他一起上班。

  “如今我们都已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但记忆中的他们仍是小时候的模样,很天真,很真诚。”葛爱华说,孟小芳是当时一起工作的同事当中为数不多的城里人,“印象中,她家住市区双元路工商局家属区,她父亲是一名干部,听说后来她到原燕舞厂做了一名工人。”

  希望回英国前找到老同事

  “我在绿房子西餐社干了大约四五年,他们当中有些人找到了其他工作,陆续离开了。”葛爱华说,后来他到南京一家大酒店工作,在此期间认识了一位英籍华人,这名英籍华人十分赏识他的厨艺,帮他办好了签证等手续,要带他去英国工作。

  2007年,葛爱华来到英国,经过5年的打拼,拿到了永久居住证,又隔了一年,加入英国国籍。2012年,葛爱华在英国开了首家自己的餐馆,将中国的餐饮文化带到国外,如今已有了两家连锁店,每家能接待五六十人同时用餐。“当初出国时,以为时间不长还会回来的,可是没想到一去就是10年。”葛爱华感叹道。

  3月20日中午,葛爱华在洪祥大酒店与14名已联系上的老同事小聚,共叙当年。“春卷还是当年南苑酒家的老味道,一直没变!”葛爱华说,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如在昨日,“市区的孟小芳、大纵湖的倪锦莲、秦南镇的王云、楼王的潘猛,还有陈凤、王静、镇江的毛毛等人,真想见一见他们。希望通过家乡的媒体,能找到他们。”

  联系电话:13705104833(记者)。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