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春来江水绿如蓝 建湖县近湖街道大力推进康居示范工程
2017-02-17 15: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17日盐城讯(罗玉成 孙铭 孙朝晖)一棵在此生长了百年的“五谷树”见证了这里的风雨历史,更目睹了这里短短半年多的沧桑巨变。近湖街道蔡徐村,这个曾经偏踞一隅的小村庄,现如今康居示范工程建设的主战场,在一个个的大手笔中,焕发出胜似江南的新姿新貌。那水、那绿、那景,在暖暖的春风中,最美乡村的“新样板”正缓缓走来……

“水”与“绿”交融,守好根脉

  行进在蔡徐村的主干道,两侧栽植的乔木、灌木“绿色长廊”含苞吐翠,逶迤绵延;徜徉在中心河,河水在垂柳、绿草的生态护坡的映衬下,格外清冽;不时跃入眼帘的蜿蜒拱桥、整齐划一的码头,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图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沟河密布、依水而居的这个村,拥有着典型的苏北水乡风貌。如果说水是这里的根脉,绿则是这里的魂,做足做活水绿文章,守好天然的根脉,丰富魂的元素,是植入在规划中的第一理念,河水不仅仅是简单地清淤,打桩围挡、护河护坡,让杂草、淤泥不再滋生;添绿不仅仅是杨柳、水杉等生态林木,海棠、碧桃、酢酱草等景观花草也星罗棋布,呈现出水映绿、绿护水完美地自然融合,让积淀千年的根脉在永续中更加壮美。

“改”与“建”并进,留住乡愁

  “要不是政府的帮助,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我做梦都没想过!”在新居里过了第一个年的 蔡徐村 71岁张玉军老人,句句都是对政府的感激。特困家庭的张玉军,他已居住30多年的房屋被列为D级危房,在政府进行相应地补贴后,在原址重新建起混砖结构的三间大房。像张玉军一样,这个村共7D级危房家庭,成为这次康居示范工程危房改造的受益者。

  把农村的底色留住,方能留得下乡愁。宜改则改,需建则建的思路,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村落原有的人文风貌。在462万元的这笔大投入中,改造危房、改厕改圈、修路修桥;建休闲广场、建文化长廊、建污水管网。如今的蔡徐,屋外低矮的厕所不见了,户户建起了室内卫生间;弥漫着臭气的畜禽不见了,家家建成排污装置的圈舍。这里一如过去的生活劳作,改变的是抬头见蓝、满眼见绿、出门见景。

“文”与“景”辉映,绘出新貌

  “杨柳岸晓风残月”。傍晚时分,伴随着音乐的韵律,一群老者在休闲广场,跳起了广场舞,而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这座超1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广场,亭台楼榭、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加上不远处新建的一个标准化篮球场,从此这里休闲娱乐、健身健体有了新去处。

  人在景中游,仿古式宣传画廊连同30多米长的文化墙,充盈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把文化浸润在景致中,潜移默化。既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环境,也让他们接受文化熏陶,丰富精神生活,应该说,这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幸福指数。

标签:
责编:李笑林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