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照片记录着当年盐城新诗写作者的青春与激情。大家寻找的是照片中第二排(右一)和第三排(右一)这两个诗友。(袁先生供图)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一张黑白老照片上,十几位青春面孔充满个性。近日,家住市区的贡先生、袁先生与盐城晚报记者联系,希望通过本报帮助寻找照片上的两位诗友。他们30年前一同在“盐城诗人角”聚会过,如今大家年过半百,期待30年后再相聚。
1
黑白旧照:引来众诗友回望青春
贡文海现在从事文化教育传媒工作,30年前,他是“盐城诗人角”的积极参与者,对于当时的诗友聚会,他记忆犹新。“大家来自盐城各地,从事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只有一点相通:热爱诗歌创作,有青春朝气,有蓬勃的情怀。”已退休的袁元,几天前在微信朋友圈里贴出当年诗友聚会的老照片,怀念3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张旧照,立即引来当年诗友跟帖。左扬洪的帖子说出大家心里话:“这个下午很温暖,不是因为阳光,也不是因为茶,是兄弟们30年的友情,或许还有曾经的诗情和梦想,还有这些年的岁月沧桑!谁说青春是短暂的,至少心在这个冬日的下午,又和某年的一个频率相呼应……”
众诗友互相问候,大家不约而同提议:今年是盐城诗人角成立30周年,应该把照片上的诗友再召集起来,搞一次聚会,以示纪念。这时,贡文海和袁元发现,因时隔多年,老照片中有两位诗友不知姓名,也不知下落,无法联系。他们分别是中排和后排的右起第一人。
2
难忘当年:上世纪80年代那场诗歌盛会
据当年“盐城诗人角”组织者韦晓东介绍:“那时我已经分配到苏北一个城市工作,只是经常回到南京回忆往日的诗情。驿动的心没有平静,还没到单位报到,就联系了文海、础耕、南岛等诗友在盐城建军桥上,于1987年8月15日成立了盐城诗人角。”
袁元回忆:“盐城诗人角第一次活动是在盐城人民公园,那次的活动搞得较大,孙昕晨将陶文瑜带过来,周鹏宽等也参加了。我因为有事没参加,那次的照片冲印时搞坏了,可惜了。第二次(10月11日)就是在建军桥下的小公园里,是上世纪80年代盐城新诗写作者的一次雅聚。”现存的老照片,就是第二次聚会时在建军东路黄海照相馆拍的。
当时在滨海县樊集乡当供销社营业员的顾燕龙,带着诗作参加了活动。他蹲在照片的第一排左一位置。在射阳县乡镇工作的戴安林,特意买了件格子衬衫穿上,赶到盐城,手里拿着自己的5首诗。他记得当时吃住在建军中路老汽车客运站对面的向阳饭店。
3
召集诗友:再聚盐城畅叙友情
现居南京的茹础耕介绍,上世纪80年代,盐城诗人活动有3个重要场所:一是建军中路物资大楼二楼(当时贡文海供职的单位),二是旭日新村44号(茹础耕和南岛先后在陆碧波的亚太书刊发行公司任职),再加上后来诗人角的集散地——建军桥(原东方红桥)下的河滨公园。三地距老汽车站都在200米左右,堪称“金三角”。
诗歌写作,对当年这群年轻人影响深远。顾燕龙由写诗到写新闻,后调到县报、市报从事新闻工作,现在苏州一家企业从事党政工作。茹础耕仍坚守在艺术世界,在南京从事文化活动。贡文海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已人到中年。希望以上的回忆,能让那两位诗友看见,以便和我们联系。”贡文海说,他和几位在盐的诗友约定好,今年秋天举办一次纪念“盐城诗人角”创立30年活动。欢迎已远离盐城的诗友们参加,重叙友情、诗情。
欢迎知情者提供这两位诗友的联系方式。来电请联系:13004481844(贡文海)、13770088256(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