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与小张的微信聊天记录。
中国江苏网2月9日讯 “没想到我一时大意上了当,希望我的亲身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2月7日下午,市民小张联系上盐城晚报记者,表示两天前一位中年妇女冒充社区工作人员,以安装防盗系统之名,骗取了她300元钱。
小张的婆婆家住毓龙路上的亨达公寓,上周末,小张到婆婆家吃饭。“上午10点钟左右,一位中年妇女按响了门铃。”对方告诉小张,她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因为小区防盗系统升级,需要向每家收取300元的安装费。“我婆婆当时出去买菜了,家里就我一个人,我看对方能准确地说出我婆婆的名字,就相信了她,从包里拿出300元现金交给她。”小张说,对方收到现金后表示,下午就会有工人上门安装,随后又敲响了对面邻居家的大门。
“大约40分钟后,我婆婆买菜回来了,我告诉她下午有人来安装防盗系统。”小张说,她话还未说完,婆婆就反应过来,直说被骗了。“我婆婆说,她从未听说过小区要安装防盗系统,而且社区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上门收取费用。”果然,直至第二天,那位妇女所说的安装工人都未出现。“虽然被骗的钱不多,但我还是有些郁闷,以前总说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没想这次自己却大意了。”
而就在1月底,家住通榆新村的周女士也经历了类似的事件。周女士一直在外地工作,春节前因家中有事提前回盐。“那天我爸妈都不在家,一大早有人敲门,说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安装安保装置。”起先,周女士还抱着迟疑的态度,可对方十分热心,见面就问周女士爸妈是不是上班去了,“她拿着两套所谓的安保装置,还说我家楼上的邻居已经装好了。”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一年在家待不了多久,想着这套安保装置也没多贵,平时父母外出也安心些,就花了150元买了两套,“对方还特意开了张收据给我,说要是不放心可以拿着收据去找她。”晚间,周女士的父亲回到家中,“我爸问我在哪买的这个东西,我说是我花了150元钱买的,他笑着说我上当了,这东西最多值十几块钱。”
昨天上午,记者联系上亭湖区大洋街道通榆北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李。“这其实是个老骗局了,我们曾多次提醒居民们注意防范骗子。两位年轻人大意了,社区的工作人员是不可能上门向居民收取费用的。”王李说,社区工作人员是为居民服务的,“一般情况下,社区有重要的事项都会事先张贴公告,让居民们到社区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就算真的需要上门,工作人员都会佩戴工作证。”王李表示,其实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好分辨,“现在我们的工作人员信息都会公示在墙上,大家一看就知道哪位是社区工作人员。以后要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市民可以直接到社区办公室了解清楚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