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大蒜种植大户王培培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两年前看到种蒜的稳定收益,辞职回到家里承包了30多亩地,加入了种蒜大军。选用的大蒜品种就是邳州研发的邳蒜1号等。这些新品种亩产增量500多斤。加上今年价格高,增收没问题。”
邳州大蒜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是全国三大大蒜主产区之一,大蒜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地农民致富主要方式之一。据了解,邳州大蒜加工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
腰包鼓起来的不只是邳州蒜农。数据显示,2022年徐州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210元、增长6.4%,其中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9:1。
近年来,徐州市统筹推进农民增收各项举措,围绕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根据徐州相关规划,至203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2025年达到3万元左右,到2030年达到4.3万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状况进一步均衡,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发展乡村产业
让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让种养有效益、增收入,不仅要种得出、养得好,更要有市场、卖得好。铜山区利国镇黄山村的螃蟹养殖基地,广阔的微山湖水面处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养殖户老厉和两名帮工忙着捕捞螃蟹。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热情地招呼大家看螃蟹的个头,“有机会快尝尝我们村的彭祖蟹,看看是不是个大、蟹黄多、口感好。今年,我养殖了100余亩螃蟹,产量和行情都比较好,现在不出村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好家庭,我们村的壮劳力基本上没有外出务工的,明年我准备再扩增100亩。”
《我市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文件》提出,通过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挖掘农村就业潜力
让农民工资性收入再上台阶
在贾汪区青山泉镇花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家门口”就业工作室内,十多名村民正在加工手工美甲。今年41岁的解玲是这里的一名员工,今年4月份,她就来到这里就业,如今已经可以熟练地做好一套手工美甲。“我之前在外地打工,如今家里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了,这份‘家门口’的活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孩子,心里特别踏实。”解玲说。
据了解,今年4月,花庄村“两委”成员在日常走访村内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一家美甲企业订单量大,有大量用工需求。村“两委”班子讨论后,决定在村内搞代加工,帮助村民拿原料、送货,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及互联网+直播等多种模式,广大村民不仅能找到合适岗位、快速上手,还能做到就业、顾家、务农“三不误”。
立足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徐州市着眼加强职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稳就业、促增收,进一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职业技能培训是获得工资性收入的重要一环。今年徐州市将统筹推行城乡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大力推广“互联网+”“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等新型模式。聚焦农民工群体,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和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到2025 年,全市每年培训两万人左右。突出特殊群体,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禁捕退捕渔民、残疾人等,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推进农民工学历和能力提升,到2025年,全市每年农民工学历提升1.5万人左右。统筹推进农村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打造就业服务品牌。积极建设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
激活“沉睡”的资源
让农民分享更多财产收益
今后,土地增值收益以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分红,将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徐州市提出的相关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为农民增收提供新动能。
新沂对公共空间治理出来的村级资源资产,可以发包的统一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发包,增加集体收入,对暂不符合发包条件的,通过栽植绿化苗木方式,交由镇农业公司统一管护蓄能,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仅2021年,新沂市通过图码管控回收村集体资源约3万亩,实现集体增收约1500万元。沛县五段镇通过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坑塘21个,清理溢出集体土地5223亩,清出宅基地500余亩,增加集体收入540万元。
徐州市还稳妥推进“三块地”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制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稳步探索宅基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鼓励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积极引导城郊农民利用闲置房发展“房东经济”,获得稳定租金收入。及时总结沛县、新沂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经验做法,探索完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稳妥审慎推进试点工作。
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
一系列措施将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真正从改革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落实支农政策增收
稳步增加转移净收入
在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方面,徐州市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农投入不减。持续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
严格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各项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健全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奖补等政策落实机制,加大财政对优质优价粮食收购、储备的支持力度。
在金融服务效能上,今年上半年徐州市提升防贫保险保障水平,年内投入防贫保险资金3103万元,目前已赔付1235人、800万元;加大低收入人口小额信贷投放力度,上半年共发放19559笔、8.48亿元,占全省总量33.5%。徐州市还积极开展玉米种植收入保险试点、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创新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手段,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到2025年,全市稻谷、小麦、玉米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收入保险、价格保险成为农业保险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以上。
徐州市还纵深推进“彭城新农人”培育行动,优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到村级担任村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对2022年符合见习标准的人员发放见习补贴,共计补贴62人次、59.4万元。
记者 蔡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