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州市首批非遗工坊创新发展走在前
2023-08-14 10:29: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制作精美的徐州香包。

在徐州博物馆,配合展览的汉服展示活动。

马庄村村民在缝制香包。

彭家金丝馓子正在制作中。

徐州民居传统营造技艺中的彩绘技艺。

本报记者 张瑾

上个月,经过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乡村振兴局在全市范围内评审,16家单位被认定为徐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

上榜的非遗工坊皆具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技能培训能力和销售平台渠道,可带动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弘扬传统工艺、服务现代生活。

盘活资源、吸纳就业、培养人才、提升创新……在众多非遗项目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有着不同的传承经历,亦有着各自的新潮与精彩。

◆产业化推进,徐州非遗贴近生活

古城徐州非遗资源丰富灿烂,现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68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13项。

徐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保护传承力度,着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文旅产业、创意传播相融相生,让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在新时代绽放迷人风采。

一根银针灵巧穿梭,让精美的徐州香包飘香海内外;古法制作的馓子香脆可口,上得了宴席卷得了烙馍;用传统工艺修复的徐州历史建筑,留存了城市文脉……“活”起来、“火”起来的徐州非遗,可赏、可用、可食、可住,处处与人们“不期而遇”,构成徐州独特的风景。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非遗注入满满的能量。此次被认定的16家徐州市第一批非遗工坊品类丰富、产销兴旺,所依托的非遗项目分别是:丰县泥池酒酿制技艺、沛县酿酒技艺、窑湾绿豆烧、徐州剪纸、草桥柳编、新沂蓑衣、邳州八宝菜制作技艺、徐州山楂糕制作技艺、徐州香包、徐州馓子制作技艺、铜山畅缘春酒酿制技艺、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徐州传统“老堤北米线”制作技艺、徐州民居传统营造技艺、徐州山楂糕制作技艺、汉服制作工艺。

为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各级非遗产品参加江苏名品购物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遗展、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助力我市馓子、香油、甜油、烧鸡、山楂制品、烙馍、捆香蹄、煎饼、徐州老八样、酿造等非遗产业的发展,其中馓子、甜油产业的年产值过亿元,徐州老八样、香油、酿造、山楂制品等产业的年产值均超过3000万元。

市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朱泓表示,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的认定,旨在引导、鼓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创办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助推我市文旅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接下来,市文广旅局还将组织开展首批省级非遗工坊申报工作,将徐州非遗产业推向更大的市场。

◆非遗+旅游,小香包做成大产业

坐落于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的香包文化大院,暑期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的来访。

在DIY体验专区,人们沉浸式观赏这里古色古香的香包制作工具,在绣娘的指导下,体验自制香包的乐趣;在香包工作室直播间,非遗传承人面对镜头,一一展示手中的五彩香包,讲述香包的民俗寓意和古法工艺,开拓香包销售渠道。

2016年成立徐州艺香香包有限公司,2018年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香包文化大院,近年来,马庄村将非遗香包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构建了非遗手工艺市场化体系——打造100余亩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实现原材料本地种植,申报马庄香包地理标志产品资质,完善马庄香包产业链条,形成“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销售—香包再生产”的产业闭环。

为进一步提升香包形象、发挥香包品牌效应,公司成立了香包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基地、金马中药研究院、香包合作社等,建设以香包(中药)为核心,集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技术研发、加工生产、香包体验、市场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香包产业综合研究中心。

非遗传承发展,离不开与青年一代的心理契合。马庄香包在原红底色的基础上,增添年轻人喜爱的“马卡龙”色调,将新款香包制作在项链、手环、车挂、钥匙扣等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发挥香包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为广泛传播香包文化,马庄村探索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利用现有香包文化大院、振兴学堂、香包DIY工作室等阵地,合理设置4条研学路线,用实践、手工、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揭开香包文化的神秘面纱,吸引各地游客沉浸式旅游购物。

据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主任王侠介绍,近年来,马庄村不断培育非遗文化传承人,举办大型的香包文化艺术节、非遗旅游节,开办香包培训班、香包体验课,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

持续壮大香包产业,马庄村以“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小香包做成了富民大产业,年产值达500万元。王侠告诉记者,接下来,马庄村还将开发30余个新品种,新增直营店铺5家,与大企业深度合作联名款,继续扩大马庄香包在全国的知名度。

◆坚持传统手工艺,拥抱现代市场

在历史悠久的徐州大同街,百年老字号“老同昌茶庄”的匾额在一众时尚店铺间引人注目。走进店堂,中式柜台典雅精致,袅袅茶香萦绕其间。

徐州市老同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27年,是我市第一批被商务部认证的中华老字号企业。2019年,老同昌以非遗项目“茉莉花茶制作技艺”为依托,成立老同昌茉莉花茶制作非遗工坊,这一技艺于2022年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茉莉花被中国古人认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气节。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赏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方开始商品化。

茉莉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独特而复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历时数月才能制作完成。由于制作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愿意学习这一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据徐州市老同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彤介绍,为传承发展这项非遗技艺,近3年来,老同昌茉莉花茶制作非遗工坊免费开设茉莉花茶技艺培训班20余场,培训学员200余人,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余个,与产区30多户花农签约茉莉花种植收购合同,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良好的产品和口碑,让老同昌茉莉花茶于2021年荣获了徐州市首届伴手礼评选“文化地标奖”。

馓子是大众食品,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如今也进入大雅之堂,成为高档宴席中一道别有风味的菜点,“烙馍卷馓子”更是苏鲁豫皖地区广大百姓的一道美食。

徐州彭家金丝馓子传承已有200年,其制作选用优质面粉和食用油,通过醒面、搓条、盘条、缠形等手工制作,其外形有扇形、蝶形、纺槌形、圆盘形等,色泽金黄,酥脆诱人。

馓子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繁琐复杂,保鲜期短,利润不高,以前是街头巷尾小生意人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随着时代的发展,馓子在真空包装、网络销售上有了科技的加持,促进了馓子的产业化发展。

彭家金丝馓子非遗传承人彭长城介绍:“我们的产品进入阿里巴巴销售平台后,销量大增,现已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南京等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公司通过传授手工制作技能、扶持灵活就业,为社会提供就地就业岗位60多人。”

◆活化传承创新发展,国潮绽光彩

徐州老城区南北历史文化轴中端的户部山,至今保存着数座完好的深宅大院。这些始建于明清的古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原汁原味地“活”在当下,要得益于修缮它们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孙统义和他的团队。

以抢救保护、活化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孙统义创建的徐州民居传统营造技艺非遗工坊,有着30多年的历史。他成立的徐州清源古建园林营造有限公司,拥有古建园林施工一级资质和古建筑保护修缮及勘察设计二级资质,为徐州修缮保护了一批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的历史建筑。

“匠人建,匠人修”是这位须发花白的古建筑专家的口头禅。余家大院、崔家大院、李家大楼……漫步户部山的这些徐州地标间,入行60多年的孙统义不由回忆起修缮它们时克服的重重困难:“修缮施工的过程,就像穿越了一段历史。在延续建筑生命的经历中,我们的工匠团队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壮大。”

古老与时尚交织,在徐州的商业街区时常可以看到身着汉服的青年神情自若地行走,众人投来的目光已不是多年前的惊异,而是欣赏、包容。汉服从舞台走到日常,展示着中华服饰的靓丽风采,也传递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汉服承载着汉民族的美学,蕴含着悠久的工艺。”90后的刘婷是泉山区非遗汉服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服装剪裁制作,对汉服情有独钟。

走进五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刘婷热情介绍了公司的“汉风徐州”文化项目。用“忠于历史”的视角复原各朝代汉族传统服饰,近年来,刘婷团队多次参与中国民族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等部门的文化项目,获得业界肯定。

今年年初,为配合徐州博物馆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彩俑的专题展,刘婷团队以彩俑文物为依据,复原并展示了数套“楚宫服”。当穿着复原汉服的模特出现在博物馆大厅时,众人纷纷赞叹“这也太像了”。

“非遗传承不仅属于传承人或是个体,而是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共同守护。”多年来,刘婷打破制作工艺的信息壁垒,将自己从业以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我们是一个青年人的团队,像大家庭一样温馨,平台为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抱负的空间。”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