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园刘向雕像。
徐州现存古籍。
徐州现存古籍。
徐州市图书馆珍藏古籍。
本报记者 张瑾
大汉雄风、盛唐气象、典雅宋韵……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赓续?答案可以从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古圣先贤深邃智慧的古籍中寻找。
7月11日,入伏第一天,珍藏有十万余册古籍的徐州市图书馆内,一排排樟木书架香气扑鼻,一部部线装古籍内容浩繁,来此查书的学者手捧珍籍,面露恭敬。
今年6月中旬,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在10米“书墙”展示的典籍里的江苏中,《江苏艺文志·徐州卷》(增订本)位列其中。
汉文化发祥地徐州,文化深厚,文脉绵延,从古至今,一代代徐州文人乡贤,在古籍收藏保护传承中,从未缺席。
在徐古籍保护先驱
代不乏人
走进市图书馆,大厅天井墙壁上新增的四面巨幅浮雕引人瞩目。四幅浮雕集结了数十部古籍插图元素,拼合成徐州文脉八景图,其中的萧何护书、燃藜夜读两个画面,再现了中国古籍保护先驱、徐州人萧何和刘向的历史贡献。
作为汉家根脉地,徐州在汉代形成首个文化高峰,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
秦末刘邦进军咸阳城,在众人争抢财物的纷乱中,谋士萧何派人将秦朝典藏的图籍档案等重要文献清查收藏。萧何在国都长安主持修建石渠阁、天禄阁,尽藏前朝图书、档案,为汉代图书馆事业奠定了基础。
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曾在天禄阁整理经传诸文诗赋,为每种书编撰叙录,汇成《别录》,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先河。其子刘歆子承父业,将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奠定了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基础。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刘向、刘歆父子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建设方面成就非凡。”《江苏文库·史料编》、《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庆柏评价,“受二人影响,历代封建王朝都设置了藏书处,组织专门人员收集、整理、保管书籍,对中华文脉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之茂者其实遂,中华优秀典籍承载着绵延不绝的民族文明基因。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中,《江苏文库·精华编》收录了刘向编纂的《楚辞》《战国策》,刘安编著的《淮南子》、刘知几著述的《史通》等徐州人著作,在江苏文化、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徐州印迹。
整理研究文献典籍,传承中华文脉,是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自汉以后,在徐州,唐代刘知几、宋代李淑、清代孙运锦、近代张伯英,倾力于史志者代不乏人。
促进古籍有效利用
再写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古籍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徐州学界和民间联手,在盘点古籍家底、保护修复、点校出版、数字化转化等方面,促进古籍有效利用,焕发古籍新活力。
“徐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辈出,然而,由于在徐州历史上屡受战乱和黄河灾害等影响,导致古籍文献散失、损毁严重,存世稀少。”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赵明奇教授感慨。为此,赵教授倾力数年,于2014年出版《徐州古方志丛书》(十卷),汇集明正统《彭城志》等36种古代徐州地方志,通过影印方式予以保护和传播。此部大书的问世,解决了历史文化研究者查书难的问题,成为许多学者的案头必备。
自2016年江苏省委宣传部启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薛以伟教授在文史界热心人士的协助下,进行了3年地毯式“搜书”,增订出版《江苏艺文志·徐州卷》,梳理了徐州自汉代至清代期间徐州人的著述书目及提要,勾勒了徐州两千年的文化图卷。
激扬古籍文化价值,服务当代。在“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徐州市图书馆,自2020年开始的馆藏古籍数字化录入工作,已完成38种地方古籍、1.5万版徐州旧报纸的数字化,建成馆藏古籍、民国文献、地方报纸资源库。市图书馆馆长闫云飞介绍,图书馆与史志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共同做好文化传承工作。
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新使命。呵护好、珍惜好在岁月侵蚀中留下来的瑰宝,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受访学者皆表示,面对时代的重任,吾辈更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