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接受媒体专访
2023-01-20 09:30: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接受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专访,围绕产业新动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加快打造区域创新强引擎、徐州中心城市的底气与信心等内容,畅谈徐州未来发展的思路举措。

宋乐伟说,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是徐州市的“老底子”,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徐州将按照省委信长星书记在徐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锚定“343”创新产业集群主攻方向,以强产业挺起现代化建设“硬脊梁”,着力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示范标杆。坚持培育新兴、升级传统“双向发力”,聚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加速壮大新材料、数字经济、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同步推动钢铁、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二次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带动“双轮驱动”,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布局构建“1+3+100”创新矩阵,建强云龙湖实验室等重大科创载体,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倍增和“555”引才工程,加快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着力建设区域双向开放高地。坚持招大引强、创优环境“双管齐下”,实施“招大引强”突破年行动,全力招引建设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型项目,以大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集群集聚;持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列机制,充分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创新活力。

宋乐伟说,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时代赋予徐州的新机遇,也是国家和省赋予徐州的新任务。对此,徐州既有充足的底气,也有强大的信心。底气和信心来自于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赋能。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同年省委省政府将徐州作为独立板块纳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2021年国家发改委在专项规划中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新一轮支持意见,为徐州打造“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提供一揽子高含金量支持政策。底气和信心来自于集聚辐射功能的加速提升。徐州经济总量达到8400亿元,科技创新平台、本地大学、三级以上医院、“国字号”对外开放平台数量以及通达高铁里程等均遥遥领先,加上“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加快构建,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运营,徐州“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的地位将持续巩固、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底气和信心来自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徐州立足带动淮海经济区洼地崛起,持续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区域“1小时交通圈”加速构建,产业协作协同、生态联防联控、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机制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住房公积金实现互贷互认,优势互补、活力迸发的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宋乐伟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把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徐州科教资源丰富,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24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指标区域领先,科技综合实力居淮海经济区首位。下一步,徐州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围绕打造区域科创平台新高地,建强重大科创载体,推进省级以上高新区打造创新发展引领极,加快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围绕打造区域科技资源集聚地,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推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培养引进、“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围绕打造区域创新生态最优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让创新之花在彭城大地竞相绽放。(记者 魏宁)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