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王宏安)近年来,徐州市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围绕群众需求,通过梳理问题清单,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雨污分流,解决小区逢雨必涝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怕下雨天了水淹小区了”,看着正在施工的小区雨污分流管道改造,梨园小区居民梁卫东高兴地说。
梨园小区位于金山东路与长安路交叉口,是一个有13栋楼540户居民的老小区。2014年以来,因小区附近的七里沟村棚改拆迁,小区原有的排水管道被堵塞,每年的雨季,小区内道路便淹成一片,居民出行困难。“每年的雨季,梨园小区是逢雨必淹、逢淹必涝,雨水半天下不去,全靠抽水水泵往外抽水排涝,碰到晚上下大雨,社区工作人员要忙上一夜。”梁卫东如是说。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将梨园小区雨季排水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成立工作专班积极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争取协调,最终促成区政府将梨园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列为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由区房产服务中心负责实施,该工程于4月正式开工,目前进展顺利,已埋设管道200余米,整个工程预计于7月初完工。

车棚建好,我们心里真是高兴
与梨园小区一路之隔的新泉佳苑小区,小区居民王怀跃这几天也非常兴奋,楼下终于有了停车棚,而且充电桩也安好了。“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电动车停在哪了,充电也有保障了,车棚建好,我们心里真是高兴”。该小区的绿环物业公司经理陈桂平说,“以前小区2号楼由于没有车棚,居民随意停放电动车,飞线充电屡禁不绝,既乱又不安全,现在车棚建好了,充电桩也安好了,居民都说好。”
新泉佳苑小区是规模较大的拆迁安置小区,有25栋楼3000多居民。今年年初,街道党工委在走访居民中,得知小区居民对安装车棚和充电桩的呼声较高。党工委对此高度重视,决定将小区停车棚和充电桩安装作为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各方筹集资金,在抓好疫情日常防控的同时迅速推进该项利民便民工程的实施,目前新泉佳苑小区工程进展顺利,已安装停车棚6座,充电桩100余个。
打造邻里互助点,关爱空巢老人
新泉佳苑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小区里老年人多,许多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生活起居上无法及时得到照应。为解决这些老人的照料问题,街道党工委多方调研,在小区17号楼成立了辖区首个楼栋党支部,并以17号楼3单元为试点建立了邻里互助点。
据了解,通过将17号楼3单元门厅打造成为“邻里互助点”,楼栋党支部可对单元内的民生实事及时掌握并与社区网格员互通有无。同时街道、社区积极整合多方力量,形成1+1+N的服务新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为民服务。“1”即一个党支部,“1”即一个专职网格员,“N”即物业工作人员、支部辅导员、街道职能科室工作人员、民警、医生等。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探访、居家服务等方式为空巢老人、残疾家庭提供针对性帮扶,为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进行有效吸收、落实。发挥“情感亲、距离近”的优势,因地制宜形成本单元的居民公约,促进和谐单元、和谐楼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