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市属监管企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2-05-27 15:57:00  来源:徐州日报  
1
听新闻

记者从徐州市国资委获悉,目前徐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已进入全面收官阶段。截至目前,徐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合自评完成率达99%。一季度末,徐州市国资委纳入统计的11家市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5368.78亿元,较年初增长1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0.81亿元,位居全省第二;实现利润总额20.52亿元,净利润16.77亿元,均位居全省第四,市属监管企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为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国资委大力推进董事会建设,市属11家一级企业层面全部建立董事会并实现规范运作,所属子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率达到100%。向11家一级企业委派外部董事32名,集团层面董事会全部实现“外大于内”,正在按要求进行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变更。建立健全各级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市属各级子企业完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229家,占比100%,一级企业集团层面已于4月底基本完成任期制和契约化签约工作。列入省公司制改造清单的市属33户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改造到位。推动县(市)区完成公司制改造企业290家。徐工有限列入全国“双百企业”改革试点,成功引入资金210亿元,混改顺利收官,市场规模排名再创新高;徐工汽车“科改示范”、国投集团、新盛集团“两类公司”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市属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

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部署,市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国投集团、环保集团聚焦能源资源、减碳治废、生态修复扩大投资,主责主业更加突出;新盛集团、新城公司、新田公司主导城市开发建设,强化国有资本在公用事业和民生保障领域的支撑力;地铁集团、交控集团立足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做大综合物流,提升公共出行关联产业能级;国盛集团扩大持牌经营范围,把资本资金精准投向“专精特新”产业。全市共改革改制、破产重组企业19家,清理注销各级企业344家,激活沉睡国有资产超百亿元。

徐州市积极鼓励国有企业走出去发展,继徐工集团之后,国投集团能源新能源板块、文旅集团园林园艺板块、国盛集团证券投资类业务先后走出徐州、走出江苏,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以实际行动维护粮食安全,落实人才战略,组建新盛粮食公司和淮海人才集团;整合市属国有企业信息化资源,组建成立徐州汉风数字城市公司,积极进军数字经济领域。坚持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制定实施市属国有企业项目跟投机制,初步选择在9家企业进行试点,目前正进行跟投项目遴选;研究出台超额利润分享方案,率先迈出中长期激励机制创新步伐,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目前,全市国有资产监管大格局初步形成,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市国资委承接管好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划入的72家企业资产,市级层面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100%。研究制定市属国有企业承担政府性项目、规范投融资行为等10个指导性文件,出台债务压降十条措施和债务风险管控实施办法,厘清企业与财政边界,强化经营性债务全链条管控。在全省率先建成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部分业务数据与省国资委实现互联互通,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底线进一步守牢守紧。(记者 王正喜)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