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8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徐州市云龙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协力,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逆行者”的点点微光,串起巨大能量,汇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每一通电话,都彰显战“疫”的温度
“您好,请问家里几口人,都做核酸了吗?”“家里有没有什么需要?”“您现在身体怎么样,药物还需要帮忙购买吗?”
在太行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几位党员志愿者坐成一排打着电话,重复着不同的话语。为确保每一轮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汉风街道各社区除了通过点对点发送短信通知和微信群统一发布信息外,还及时通知、发动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针对居家隔离人员,每天仔细询问居民需求,保障隔离期间物资供应充足。
“本来正准备组织人员到附近检测点做核酸的,现在不用来回跑啦!”接通社区工作人员电话的王飞高兴地说道。在缤纷城一工地,民工们正有序地排队等待核酸采样,“享受”着“上门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录入信息、做咽拭子、封好样本……整套流程有序高效,短短半个多小时,医护人员就完成了近100人的核酸采样。
“你好,因为疫情我们被隔离在外,家里有个上高一的孩子也在隔离,老师让打印试卷,想请求帮忙。”正在吃饭的党员志愿者梁雷接到电话后,立马放下筷子打印好试卷,并送到需要帮助的石美琪家中。梁雷还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她,并嘱咐有任何需要随时和他联系。
3月29日,云龙区各街道通过广播、微信群、网格群等向辖区居民公布24小时诉求热线电话,为居民随时解疑答惑。目前,97个诉求热线实行轮班值守,累计受理疫情诉求726条,处理完毕723条,正在协调处理3条。

每一次排查,都彰显战“疫”的精度
“先排查一遍,没在家的,晚点我再来排查。”4月6日下午,党员孙艳挨家挨户排查,逐户逐人登记。
连日来,云龙区统筹调动各方力量,快字为先,整合机关干部、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人员,开展防疫排查,为居民守住疫情防控的最小单元。
彭城街道组织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650余名网格员、楼道长、志愿者等,按照地域划分28个分片包干区域,依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开展工作,确保覆盖辖区内住宅小区、写字楼、酒店、商铺、工地等各类场所。
子房街道在党建引领网格基础上,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原有社区网格精细化,以20户居民为一微网格,把底数缕清、信息摸透。还在垃圾清运车和环卫快速应急车上安装小喇叭,化身“防疫宣传车”,每天走街串巷、深入社区,边清运垃圾边宣传防疫知识。
区住建局联合属地街道,组织包挂社区“第一书记”、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组成疫情“清零”突击队,深入101个工地,通过“一图两码三查”,详细排查工地民工人员信息、健康情况,并告知当前疫情防控政策。为工地人员开辟专门核酸检测通道,累计检测19万余人次,实现所有在建工地应检尽检。
淮海食品城管理处深入摸排“易漏检”群体,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因小区封闭滞留在市场内的业户进行筛查,张贴核酸检测提醒函,还制作底册,细化到栋数、户数、人数,同时要求户主对家庭成员的核酸检测情况签署承诺,每轮结束后与底数进行比对,做到全覆盖。

每一种服务,都彰显“战”疫的速度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云龙区组织120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主动上门,为辖区内特殊群体进行上门采样,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安全防线”。
“您好,我们来给您做核酸采样了。”“请张开嘴巴,坚持几秒就可以了。”针对部分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以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骆驼山街道分派大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9个社区推出暖心“上门服务”,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上门核酸采样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远比集中采样大得多,工作人员穿梭在社区不同的楼栋之间,开箱、扫码、采样、封箱、送检,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规范迅速。
黄山街道针对排查到的外地来徐返徐人员建立专项数据信息库,分类管理、精准稳控,以定向短信精准告知的方式,“点对点”提醒相关人员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位进行检测,温馨告知居家隔离相关注意事项,对特殊人群及时安排贴心上门服务,同时组织开展电子通行证申领工作。
与此同时,全区各社区党组织还创新形式提供“花式服务”:潘塘社区将电动三轮车“变身”移动式核酸检测车;民祥园社区对没有WI-FI的居民分享手机热点;昆仑社区为上网课的学生开设核酸检测绿色通道;金骆驼社区在核酸检测点现场向居民派发爱心口罩……贴心服务下,云龙区核酸检测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