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3日徐州讯 为发挥智能化建设作用,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以“善治高地”工程为抓手,以“户防工程”建设为载体,在各村关键区域建设监控点,并将监控数据汇总至镇政府、派出所和村委会,让数据在防范安全风险、赋能社会治理、增强实战效能、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监控摄像全覆盖
走进利国镇寄堡村,随处可见“您已进入平安乡村24小时监控范围”的显眼标识,覆盖村域关键道路的摄像头犹如“千里眼”“顺风耳”,对村庄进行全天候、无死角守护。
“点这里可以切换调看村子各区域的实时画面,点这里可以看回放,点这里可以看到整条道路的概况,你看,人员、车辆出入看得清清楚楚……”监控室内,利国镇政法委员张爔介绍着平安乡村户防工程数据平台的操作方法,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16个监控画面,每一处画面都能清晰地看到村内各交通要道的实时影像,一切井然有序。
据了解,这套视频监控系统将覆盖利国镇13个行政村,预计建设监控点450个,每个行政村在村域关键道路安放至少30个监控点,为加快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治理智能化
自建立平安乡村视频监控平台以来,利国镇基层农村治安大为改善。目前已安装的180个视频监控点,全部接入镇综治联勤指挥室统一管理,针对民警出警路途遥远、侦查办案不易等难题,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同时,以村为单位,增加视频观看端口,村民还可以通过安装“小翼管家”APP查看自家门口摄像头,自行解决邻里矛盾。
同时,摄像头的无声“凝视”,也让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自觉打扫、爱护卫生的习惯,极大提升了乡村卫生水平。
提升群众安全感
摄像头不仅带动了“平安乡村”建设,还给利国镇的网格化管理带来了便利。网格员们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关注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同时能第一时间掌握村内安全隐患、疫情防控等情况,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24小时智能安防及亲情看护等服务,为利国镇乡村治理提供了“智慧保障”,极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村里安装了摄像头,感觉就像站岗的卫士在时时刻刻保护着我们的安全。以前车子被刮花找不到肇事者,现在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家门口情况,再也不用费劲把车开到院子里了。”郝家村是利国镇首批进行户防工程建设的村庄之一,说起村子最近的变化,村民郝大伟乐呵呵地说道。
下一步,利国镇将以平安乡村视频监控项目建设为契机,对村务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提档升级,加快打造“数字乡村”,让村务更高效、更公开、更透明。(刘翠 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