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4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闫静) 临近傍晚,104国道两侧的路灯刚刚亮起,徐州铜山利国镇“走转惠”工作组的成员们便又甩开步子,在各自的走访区域进行“夜访活动”。
“在白天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吃了不少‘闭门羹’,许多村民白天出去工作,家中无人,为此,我们在白天走访时通过民情台账详细记录未走访家庭,固定晚上6点至9点为夜访工作时间,现在,我们见面深入透彻地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也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说起近期推行的夜访活动,利国镇“走转惠”领导小组组长史敬峰感慨道。
“走转惠”活动开展以来,利国镇区、镇两级工作组、机关干部、各村工作人员、网格员等走出机关院子、走进田间地头、走遍村头巷口、深入群众家中,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用真情换民意,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同时,为更好地与群众交心,利国镇充分做好“家访”前的功课。活动开始前,利国镇成立了由镇民政、卫生等部门组成的业务指导小组,对所有参与走访活动的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针对各工作队遇到的群众对政策了解不透彻等业务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专业解答。同时,探索实行“工作队员+志愿者”模式,对走访发现的群众生活安全和卫生等立行立改问题,根据一对一联系制度,安排志愿者及时上门服务,整改落实后,督导组定期回头看,确保形成闭环管理。需要会商会办的,全程督导,及时督促业务人员同上级部门协调,切实提高活动质量。
“有事谈事、没事谈心。基层干部就应该多听听老百姓遇到的困难,多跟他们交心。”这是利国镇在开展“走转惠”活动部署培训会上提出的要求。活动开始后,全体走访人员高度重视,迅速下沉到包挂村,带着感情入户,带着温度走访。以解决居民问题为导向,以居民满意度为标准,采取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背靠背”等方式,精准掌握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问题诉求、意见建议,把惠民政策宣传好的同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并认真梳理汇总,逐一研究解决,真正成为所联系群众的“娘家人”“知心人”“贴心人”。
截至目前,全镇重点区域已走访完毕。走访过程中,一句句来自基层的心声写入民情日记、一条条群众建议被归纳梳理、一个个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下一步,利国镇将按照“走转惠”工作方案,拧紧责任链条,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走基层”的工作基础上,切实做到“转作风、惠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