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铜山大彭镇王门村:补足精神之钙 壮大甜蜜产业
2022-03-10 10:3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10日徐州讯 丰富冬训内容,活化冬训形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王门村着力打造冬训“自主品牌”,通过特色鲜明、持续发力的“微宣讲”“微课堂”“云课堂”,端出系列“补钙”套餐,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激发了党员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把有意义的传统冬训变得有意思。

王门村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将日常学习与技能提升结合起来,鼓励乡贤能人、百姓名嘴、种养大户等党员自己备课,从台下走到台上,轮流担当讲师,站“C位”讲党课,广泛深入开展别开生面的党员冬训。主讲人结合展示自己的所学所长,让呆板的说教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大家穿插互动交流,分享学习体会,气氛热烈。“这样的宣讲针对性强,避免了‘一锅煮’现象。”“大家愿意听,愿意学,积极性高,冬训老品牌焕发出了新活力。”“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感触颇深。

充分挖掘利用好本土红色“活教材”,通过“微故事”进行“微熏陶”,激励广大党员提振精气神、集聚正能量,激发前行动力。组织开展红色农家院围坐小板凳“听老党员讲党史”主题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奋斗历程,进一步铭记初心使命,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通过聆听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李建军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鲜活战斗故事,一幕幕历史场景把党员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大家对鲜红的党旗有了新的认知,激荡起爱党爱国的豪情。

打造指尖上的冬训课堂。3月7日,党员周大治刚吃完午饭,便连忙掏出手机“上党课”。借助网络便捷、实时的优势,王门村党员利用“云课堂”开展冬训学习已成了日常。党旗飘在第一线,线上学习不中断。充分运用线上平台强大功能,全村党员积极进行个人线上自学,他们灵活地利用零散碎片的点滴时间,随时随地“提神补钙”。党员们将“云端学习”作为日常自学方式,每天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题公园”平台打卡学习,轻松活泼的互动氛围、精彩丰富的学习内容引发了广大党员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学习不掉线、随时在线。

把冬训课堂搬进瓜田园地生产一线。西瓜种植是王门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脚下沾泥土,心里有瓜农,全村深入开展“党员主动认领联系农户”活动,实训应用,发挥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照进增收致富现实。党员们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切实把训的成效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实践,让群众感受到了冬训带来的实惠效应。

一时间,瓜田温棚、桃园鱼塘成了别开生面的党员冬训实践“打卡地”。大棚果菜种植示范户曹荣华等党员虎劲十足,每天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不误农时保春耕,实地查看瓜苗的长势及土壤墒情,面对面向农户传授关键实用技术,广泛传播冬训知识点、党的好声音,催发西瓜产业甜蜜之花在强村富民中绽放。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处处呈现出遍地党员下瓜田、现学现用分外甜的鲜活应景场面。这样一来,“输血”转化为“造血”,学教的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冬训成效普惠万家,赋能“一村一品”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了党员冬训与产业发展互融双赢。“还是这样的做法好呀,能让俺们真正感觉到冬训带来的好处!”“学到的都是‘干货’,得到的都是实惠!”……瓜农们在听完党员科技明白人曹荣华等党员的讲解后赞不绝口,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到5月底6月初,露地栽培、自然成熟、远近闻名的王门西瓜又会在市场上唱主角。“冬训好产业发,刘新庄的桃,王门的瓜,片片鱼塘养鱼虾,人人手里有钱花,千家万户把党夸。”这句顺口溜成为王门村冬训引领党员强、群众富裕日子旺的真实写照。(黄全智)

标签:冬训;党员;课堂
责编:张承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