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更年期来了、甲状腺有问题……别慌!专家来支招
2022-03-09 08:56:00  来源:都市晨报  
1
听新闻

由于扮演多种角色,现代女性往往专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把自己忽略掉。其实,女性最不该忽视的就是自己的健康。因为女性作为家庭的纽带,一喜一怒都对整个家庭起到较大影响,女性健康问题理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月经异常、乳腺肿瘤、生育困扰、更年期不适……在这些“强敌”环伺下,女性健康很容易亮起红灯,如何加强防护、科学应对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对女性健康热点话题作了一番梳理。

保持好心情,从容面对更年期

●受访专家: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 周彩霞

一说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大家相对了解的多是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心悸失眠、腰背酸痛等,而徐州市一院妇科副主任周彩霞说,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并非这么简单,有的人会出现口舌发麻,有的人会表现为皮肤问题。

周彩霞介绍,更年期综合征也叫做“围绝经期综合征”,说的是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并伴神经心理症状。所谓的围绝经期,指的是从临床、内分泌、生物学上出现绝经迹象,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一般发生于45-55 岁。

专家称,虽说大家对“更年期”这个词不算陌生,但若碰上了,很多人还真不往这方面去想。“就临床来看,发现不适能主动就医者比例占得较少,很多人都是出现较为严重症状时,才会想到来就诊。”周彩霞认为,为预防更年期妇女患更年期综合征及其并发症,应该有意识地做到下面几点。

定期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包括妇科专科检查、血脂内分泌检查、骨密度检查、防癌检查等。如果更年期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此外,建议大家加强营养,多做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要保证睡眠,这样一些症状轻者即可获得缓解。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给自己营造一份平和快乐的心情,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与同龄人交流,让自己变得更开朗,忘记烦恼。

宫颈癌防治重在筛查,“宫颈糜烂”不算病

●受访专家:徐州市肿瘤医院妇科主任 朱彦玲

徐州市肿瘤医院妇科主任朱彦玲介绍说,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女性中高发的癌症,号称女性的“第二杀手”,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和60-70岁。近些年,宫颈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使许多女性谈之色变。所以,从预防以及早干预治疗的角度来说,育龄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筛查宫颈病变的主要方法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TCT)和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检测。建议30岁以下有性生活女性应做TCT筛查,30岁以上的女性则应同时进行TCT、HPV两项筛查。

当然,如果发现得了宫颈癌也不必过于恐慌,宫颈癌和HPV长期感染和反复感染密切相关,其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原位癌再到早期浸润癌,最后发展到浸润癌的连续过程,大约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及时对宫颈病变进行干预,就能预防及早期治愈宫颈癌。

在很多游医那里,总会“忽悠”患者,宫颈糜烂不治疗的话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对此,朱彦玲表示,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宫颈癌的发生是和人乳头状瘤病毒(即HPV)的感染有关。而“宫颈糜烂”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表现,尤其是年轻女性,由于激素的作用导致宫颈黏膜外移表现为“宫颈糜烂”。因此目前认为,大部分的宫颈糜烂是生理性的,属于正常表现,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当然这需要经过规范的诊察排除真正的病变。

预防甲状腺疾病,作息及饮食习惯要科学

●受访专家: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副主任医师 贾高磊

甲状腺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甲疝微创外科副主任医师贾高磊表示,有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甲状腺疾病,而且发病年龄也常常较为年轻。

据介绍,女性甲状腺发病率之所以高于男性,除了女性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可以增加女性患甲状腺的概率以外,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也是重要原因。

专家称,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四类: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改变,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炎。其中,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在女性中极为高发。

一旦确诊甲状腺疾病,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贾高磊说,只有出现甲减或甲亢时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如果是结节,则无需太过紧张,因为大部分良性结节是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滤泡性肿瘤、嗜酸性肿瘤、合并甲亢的高功能腺瘤等需要手术治疗。专家称,结节的良恶性可以借助于体检、超声,细针穿刺等手段来鉴别。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癌,则需要及早接受正规治疗。

甲状腺疾病预防方面,专家的建议是,保持良好科学的工作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膳食均衡合理,缺碘地区要积极进行碘的补充;保持良好的情绪,克服悲伤、焦虑、痛苦、急躁的情绪;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癌的能力;加强体检意识,开展群众性普查,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检查。

如果体检发现存在甲状腺结节,饮食上不需要刻意补碘,也不需要刻意忌碘。保持心情愉悦,不把自己当“病人”,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定期筛查+早诊早治 乳腺癌这样防治才靠谱

●受访专家:徐矿总医院甲乳科主任 何跃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想要科学防治乳腺癌,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疗。”徐矿总医院甲乳科主任何跃君强调说。

专家认为,想要早期发现乳腺癌,女性应重视乳房的自检自查,同时,可根据年龄情况,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除医生实施体格检查外,目前医学辅助检查手段有B超、钼靶摄片、MRI、同位素扫描等。

若是40岁以上女性或乳腺癌高危人群,则宜尽早进行筛查,至少每年都应到医院检查一次。高危人群包括: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未生育女性及35岁第一次生产的女性;绝经后体重超重的女性;更年期女性服用过多激素;一侧患乳腺癌的女性;绝经后肥胖的女性等。

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后,都会陷入无尽的恐慌,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害怕患病后要切除乳房,丧失女性美感,会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

对此,何跃君表示,当下乳腺癌的治疗手段较为多样,其中,保乳手术和乳房重建手术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术后基本不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发现乳房异常后,及时到正规乳腺专科诊治;明确诊断后,也不必丧失信心,而要积极配合医生,接受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月经不调别忽视,卵巢早衰危害大

●受访专家:徐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内分泌)专业负责人 欧晓青

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的疾病。据了解,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持续2-7天,平均失血量20ml-60ml。凡出现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范畴。

徐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内分泌)专业负责人欧晓青主任中医师指出,常见的月经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痛经、闭经等等。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加大,女性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承担生产、养育、教育子女的多重压力。一旦长期精神紧张,生产、流产、劳累、熬夜、贪凉等,就会导致卵巢供血减少,卵巢功能下降,反应到身体上就会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紊乱等症状。”欧晓青称,现在门诊来看月经过少的女性占比不少,约占月经病专病门诊就诊人群的1/10。

据了解,长期持续月经过少,可能会影响生育,甚至会引起闭经,严重者会造成卵巢早衰。欧晓青指出,卵巢功能对女性健康影响巨大,卵巢功能减退甚至衰竭会加速女性衰老,更为棘手的是,卵巢早衰大多不可逆转。

她建议,为保持正常的卵巢功能,女性朋友日常生活中应维持正常体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熬夜、贪凉以及不必要的宫腔损伤。通过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治基础病。另外,反复出现月经紊乱症状时要及时就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主动调节情绪,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

●受访专家: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 左晓伟

现代社会,家庭和事业需要女性具有多种性格,而各种角色冲突和摩擦,常造成女性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慢性睡眠障碍等多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本人、家庭的生活质量。为此,关注女性不同时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很有必要。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左晓伟指出,青春期,应加强两性知识教育,了解第二性征和月经出现的原因,避免由此造成恐慌。应关注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抑郁、烦躁、头痛等表现。另外,部分女性对体重、体型过分关注,常造成神经性厌食。

育龄期,女性将经历结婚、怀孕、分娩、哺乳等过程,生理上会有急剧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应关注女性孕时及产后的心理状态,尤其要重点关注产后抑郁。

随着内分泌功能的衰退,更年期及老年期女性的神经系统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会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躯体不适及情绪改变,如抑郁、烦躁、头痛、记忆力下降、失习或是连续的心理咨询,更好地了解女性心理的特点,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挖掘自身的潜能。眠,同时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多疑,并有妄想症状出现。

女性应该如何调整自己,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素质呢?左晓伟建议做到以下三点:一、保持良好的心境。在生活中注意察觉自己的异常情绪,主动调节情绪。如果出现严重或持续的异常情绪,要主动到医院寻求心理医生帮助。二、合理疏泄情绪,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以便释放内心压力,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要克服完美主义倾向,不要事事都苛求自己必须做得很好。三、学点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或是连续的心理咨询,更好地了解女性心理的特点,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挖掘自身的潜能。

女性再生育,应该注意啥?

●受访专家: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十病区主任 彭凤云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十病区主任彭凤云指出,再生育的育龄妇女具有以下特点:高龄者多;不良孕产史者多;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病率高;出血率高;巨大儿检出率高;围产儿死亡率高。为了避免或减少再生育的妊娠风险,妊娠前该做哪些准备?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1.再生育门诊咨询。医生会告知再次妊娠风险,包括相对高的流产风险、妊娠并发症增高的风险,例如:剖宫产、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等,并且在孕前需要进行某些疾病的筛查,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

2.孕前体检。双方都进行一次包括孕前检查的全面体检。妇产科方面应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筛查(目前主要是TCT)、子宫和双附件的B超检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同时筛查高危型HPV病毒和TORCH检测。如果条件允许,双方最好孕前三个月都同时进行一次预防出生缺陷的基因检测,以便对夫妻双方及胎儿的遗传性基因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医生会根据基因检测结果为你提供遗传咨询和指导。此外,备孕时,男方要做精液检测,并禁止烟酒3个月。

3.及时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夫妻双方均要在计划怀孕之前三个月遵医嘱开始进行叶酸的补充,直到成功受孕后3个月或遵医嘱时间长短。

在分娩方式上,高龄不是进行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建议孕前就养成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的良好生活方式,孕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如果没有阴道分娩禁忌,高龄产妇一样可以顺产。对前次术后子宫疤痕的孕妇,分娩方式要根据距前次妊娠时间、子宫下端厚薄、胎儿大小及胎位情况综合决定分娩方式。

怀孕期间,这样保护牙齿才靠谱

●受访专家:徐州市口腔医院副院长 牛文芝

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对于广大女性来说,怀孕期间的口腔保健非常重要。徐州市口腔医院副院长牛文芝建议,女性朋友在备孕前应接受必要的口腔检查。

“女性怀孕以后,身体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分泌出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影响到口腔内环境,刺激口腔疾病发生。因此,在孕前进行口腔检查很有必要。”牛文芝介绍,孕前口腔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了解牙周情况,看患者有没有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有没有龋齿、阻生的智齿,或者是其它的口腔黏膜疾病。如果有龋齿,需要做龋齿的充填治疗。如果有阻生的智齿,需要在孕前把阻生的智齿拔除,以杜绝智齿的发炎。

专家表示,怀孕期间,孕妇还要做好牙齿的保健养护。首先应做到营养均衡,适当运动。这是因为,均衡摄取营养可减少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能够有效维护孕妇自己牙齿的健康,同时,还能供应胎宝宝牙齿所需的钙质、磷质、维生素等,有助于胎宝宝发育及建立坚固牙齿。其次,建议孕妇有效刷牙,正确使用牙线。牛文芝解释,有效刷牙可以去除口腔内70%的菌斑,但还有30%会滞留于牙间隙,这就需要通过使用牙线来去除。建议至少48小时使用一次牙线。此外,孕妇要控制进糖量,餐后应及时漱口,可选用淡盐水漱口。

鉴于孕期里,口腔疾病会发展较快,所以定期口腔体检也很重要。“定期检查能保证早发现、早治疗,使病灶限于小范围。如果是较严重的口腔疾病,孕妈们则应选择妊娠中期(4~6月)相对安全的时间治疗。”牛文芝表示。

记者 王任飞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