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铜山利国镇:点线面齐发力 为党员冬训提质增效
2022-02-17 16: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17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刘翠 闫静)党员冬训是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的关键举措。如何定好“总基调”、谱好“新乐章”,让上下同“音”、奋力同行,是开展冬训的关键。连日来,徐州铜山利国镇不断在创新理念、丰富形式、拓展路径上下功夫,用 “云平台”讲清“硬道理”,用“小阵地”讲透“新道理”,用“身边事”讲活“大道理”,促进党员冬训接地气、添活力、见实效。

“云上”平台,打造冬训新风尚

1月29日,利国镇马山村文化大礼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全镇2021-2022年度基层党员冬训在这里举行。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让周边的党员干部学先进、定目标、找差距、查不足,这是今年利国镇把党员冬训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理论武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激励基层党员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举措,学习标兵、优秀支部、优秀管理员、全民阅读优秀组织者获颁奖牌和荣誉证书。冬训工作开展以来,利国镇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深化党员干部冬训冬学、传播理论、推动工作的有效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有效解决部分党员工作时间长、学习时间不确定等问题,满足互联网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员冬训深度广度,全面提升党员冬训实效。

理论传播,提升冬训覆盖面

理论宣讲如何实现顺民心得民意,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解决好“讲什么”与“怎么讲”的问题是关键。在利国镇,围绕基层党员冬训工作“五个一百”宣讲工程,区委宣讲团成员、包村干部、百姓名嘴、道德模范、离退休老干部等组成的宣讲队伍持续下沉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8个冬训专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解读,使与会党员受益匪浅,备受鼓舞。同时,突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依托农家书屋、党员中心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采取“理论+故事”“理论+文艺”等形式,将理论宣讲与迎新春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结合,编排别具利国特色及理论教育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叮叮腔快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理论“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让党员群众更方便、灵活地感受理论宣讲的洗礼。另外,针对辖区年龄较大、居住散、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参加冬训学习困难的实际情况,利国镇采用“一对一送学+邮寄红色包裹+微信群推送”等形式,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上门送学、领学、助学活动,确保“不让一人掉队”。

服务提升 集聚冬训正能量

党员冬训不仅在“铭记于心”,更在于“践之于行”。利国镇将做好学用结合作为冬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走访镇13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现场,让大家在对比中找差距,引导其深入基层摸实情、做调研、谋发展,提升发展理念,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利国镇拓宽“志愿服务”领域、通过“冬训+志愿服务”形式,让全镇党员“充电加能”。重点关注辖区党员、空巢、独居、残疾人群及困境儿童家庭,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为他们送上满满的关爱与祝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公益课堂,丰富留守儿童寒假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镇妇联开展线下手工教学活动,将手工品义卖所得善款帮助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马元村精心打造冬训党建文艺汇演,将“精神年礼”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快构建全镇一体推进党员冬训格局。

踏上新征程,焕发新气象。利国镇将以冬训工作为抓手,凝心聚力、靠前服务,让理论宣讲和为民服务互促并进,让冬训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真正让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员践行“志愿服务零距离”。通过不断提升冬训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全镇基层党员冬训工作迈上新台阶、开拓新境界。

标签:冬训工作;冬训;新时代文明实践
责编:张承辰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