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2日徐州讯 春节临近,徐州市泉山区七里沟街道的“361”幸福驿站热闹非凡,歌声、笑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为辖区群众不可或缺的温馨家园。
七里沟社区“三无”人员赵奶奶是一名87岁的低保特困人员,长期以来,都是社区志愿者给予照顾。近日赵奶奶遛弯的时候摔倒了腿,躺在床上疼痛了两天,社区网格员、志愿者们自觉获知信息后,立即把他送到了医院,为她办了住院手续。在住院期间,志愿者们又买了慰问品去看望她,老人激动的说:“我没有儿女,你们就是我的儿女”。
在七里沟街道,为像赵奶奶老人这样人群服务的社区志愿者来自养老服务驿站,他们拥有一个共同名称——“361”幸福驿站志愿者。
征集微心愿——科学设立幸福驿站
七里沟街道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辖区内外来人口密集,退休老人和低收入与弱势群体较多,街道为了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紧盯群众需求,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征集微心愿活动,通过微心愿征集活动,做到开展活动与群众生活零距离,切实将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临近春节,在辖区人口中占半数的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能在自己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出现的“家”;同时许多双职工家庭对自己未成年儿童节假日无人陪护教育的事也很担忧。
街道党工委经充分调研后决定,统筹整合辖区资源,为“1”个辖区的全体居民设立打工者亲情驿站、儿童托管驿站、养老服务驿站“3”个驿站,统称为“幸福驿站”,具体提供爱心帮扶、科普宣传、绿色环保、法律维权、社区公益、居家养老等“6”大项服务,解决务工人员和辖区广大家庭的后顾之忧,让外地人感受到“婆家”的温暖,全面营造出“幸福七里沟”的浓郁氛围。
设立打工者亲情驿站——给打工人建自己的家
“我们在外打拼不容易,驿站工作人员就像我们的娘家。得知我们没有时间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专门在市场内设立流动疫苗接种点,及时为我们打了防疫针。”1月19日,来徐务工人员小贾在七里沟街道打工者驿站的帮助下,在新世纪装饰城临时疫苗接种点成功接种疫苗,高兴地逢人就说打工者驿站好。
同时在七里沟社区活动中心里,正在跑步机上锻炼的老王也对爱心驿站的设立赞不绝口,和他一起来驿站的几位工友则正在图书室翻看喜欢的图书。
打工者驿站,是七里沟街道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提供社会服务、文化服务、党群服务的创新平台。驿站实行一站多点的形式,即在街道设总站、在社区设分站、在共建单位设服务点的形式,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法律维权、纠纷调解、心理辅导、困难救助等服务。切实解决打工者的急难愁盼,实现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
记者走进汇集多家大型专业市场的七里沟社区,在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很快找到了打工者驿站社区分站。驿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会有外来务工人员来这里咨询问题或寻求帮助。除线下服务外,外来务工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了解市、区和街道发布的党建类、服务类、成长类、活动类信息。
七里沟街道党工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打工者驿站2021年建立,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按轮值顺序,轮流在驿站各服务点全天坐班,接待服务群众。针对务工人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接种疫苗的问题,街道专题研究、专门和卫健部门联系,积极争取在辖区设立临时接种点,解决了疫苗接种难题,目前已累计为务工人员接种上万人次。
对务工人员普遍关注的法律保障问题,街道专门组建法律服务宣传队进行普法宣传。街道整合劳保、公安、司法、网格员、“三官一律”等人员组成法律宣传队,深入社区、企业、市场、园区、工地、商铺开展“六进法治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民法典、劳动法、工伤保险法、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辖区企业依法用工的法治观。截至今年1月,打工者驿站已免费为群众答疑劳动法等相关法律160余次;帮助16名辖区劳动者及时与所在单位对接,顺利解决劳动纠纷;指导12名辖区劳动者将具体诉求形成相应的书面规范材料,为后期的合法维权行动打下基础。
儿童托管驿站—解决双职工父母的后顾之忧
1月19日上午9点,朱曼青就被爸爸送到了七里沟街道新语社区爱心公益托管班。“在这里老师不仅可以辅导我功课,今天还可以带我一起参与冰糖葫芦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简直太棒了。”朱曼青高兴地说,她的父母是双职工,平时放假都是自己在家,没人照顾,这个寒假来托管驿站,老师还会教好多课外知识,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天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爸爸妈妈这个寒假可放心了。
七里沟街道儿童托管驿站于1月17日正式开班,计划为社区范围内双职工、中低收入等家庭的小学生子女提供寒假免费托管。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托管驿站依托各社区活动中心成立。结合刚刚开展的“全民阅读春风行动”,驿站内桌椅、空调、投影仪、电脑、阅读书籍、饮水机等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街道通过购买第三方公益组织服务,聘用专业老师担任辅导老师,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图书领读、作业辅导等常规活动,还为孩子提供泥塑、剪窗花、书画等春节传统习俗活动,丰富托管期间的学习内容,不仅给孩子带了乐趣,更解决家长“孩子看护难题”。
街道党工委一位负责人说,“双减”后的首个长假已经开启,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又有趣的寒假?这让不少“上班族”家长们发了愁。为了解决孩子看护难,七里沟街道整合社区资源,筛选辖区有资质的托管场所,开设3处寒假爱心托管驿站,为家长分忧。(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