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月21日徐州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市泉山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压茬推进,做到规定动作落实到位、自选动作丰富多彩、创新动作特色鲜明,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深抓学习教育
坚持学党史、悟思想紧密结合,原汁原味学习党史,在全区上下形成人人读党史、知党情、讲党性的良好学习氛围。关键少数示范学。区委常委会共举办专题读书班3期,开展集体学习研讨10次,交流研讨6次,专题党课12次,情景党课3次,交流发言52人次,全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专题学习1200余次。“七一”当天,全区处级领导和111名科级正职“第一书记”带领所在支部下沉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基层党员共同收看“七一”大会并现场交流学习感悟,在全区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备课,讲授专题党课24场,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13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区委召开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区宣讲30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达到新的高度。分类指导推动学。针对科级领导干部,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学透一些,做好表率;针对基层党员,各党支部通过开展座谈会、知识问答活动、主题文艺汇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习党史的积极性;针对“两新”党员,扎实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建立学习“资料库”、服务“项目库”,着力破解“两新”组织缺资料、缺载体等问题;针对流动党员和老党员,用好线上线下“两张网”,通过送学上门等形式,提高参与率和覆盖面;针对青少年党员,开展说“诗”、说“实”、说“史”、说“事”系列活动等,并打造全市唯一省级青年学习社线路——“人民的胜利”青年学习社线路,让红色力量厚植青少年心间。情景课堂体验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赴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嘉兴南湖红船、区党建馆等红色阵地开展情景党课,并组织观看 “‘泉’心向党歌飞扬”“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淮海战役精神”等艺术党课,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街道各部门也灵活采用实地学研、互动体验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赴周恩来纪念馆、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朱德楼等红色地标“身临其境”学党史、悟思想,强信念,通过现场教学,汲取前行力量。
突出用好资源,叠加品牌活动
各街道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辐射带动。紧扣节日节点。广泛开展“节日里的党史教育”,清明前夕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仅清明前后两周,全区参加线下及线上祭扫共20余万人次;世界读书日前夕举行“阅读红色经典,致敬建党百年‘书香泉山·全民阅读诵读大会’”、书香政协“泉”分享——庆祝建党百年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五四前后举办“泉山正青春——泉山青年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百年党史青年说’主题活动”;六一前后举办“童舟共济心向党”活动;七一前后举办“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和《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快闪活动;十一前后举办“唱红歌·迎国庆”合唱比赛、“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等,形成处处有氛围、人人受教育的生动局面。结合职能特色。各街道各部门积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区教育局开展“英雄中队”授旗仪式、区民政局举办“扶贫济困 泉心泉意”知识竞赛、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落叶归根寻忠魂”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排查登记活动、区商务局举办“话初心· 忆当年”入党故事分享会等,各街道各社区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开展“社校联动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温史知行——青年干部读书分享会”“开‘盲盒’学党史”等活动,并积极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书屋、红色大厅、红色地标,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十分钟学习圈”。参与主题活动。全区各单位积极参与“明理 增信 崇德 力行”庆祝建党百年党史知识竞赛,参与度高、效果好,党员覆盖率达96%。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利用手机、电脑观看“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江苏历史展网上展,并组织400余名基层党员赴实地参观学习,掀起观展热潮。广泛发动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上级重点推荐的红色电影《守岛人》《童年周恩来》《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和《百炼成钢》《记忆100》《山河岁月》《理想照耀中国》等微纪录片, 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鼓励引导党员群众线上扫码“听书”,积极参与“百种红色经典阅读活动”,不断增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忠诚奉献的情怀。
聚焦学史力行,突出为民服务
积极把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扎根基层热土,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643”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六心工程”引领。以富民安心、便民舒心、绿色怡心、颐养暖心、安全放心、春雨润心“六心工程”为统领,在深入调研走访、广泛细致摸排的基础上,梳理形成基础设施改造、环境美化提升、重点群体关爱、公共服务细化、安全保障强化的五大类35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推动一批项目建设、解决一批难点难题。停车场和车道泊位新增项目、街头绿地“口袋公园”项目、涉农社区排水整治项目、“食泉食美”食安泉山提升项目等逐一落地落实。“四张清单”推进。紧扣工作需要和群众期盼,分层分类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领办行动,形成处级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街道党政领导、基层党支部“四张清单”,个人领办为民实事178项,1120个党支部明确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张小楼社区嘉苑小区党建文化广场建设、黄河新村智能充电桩全覆盖、富丽园小区车棚重建、纺南小区下水管网及化粪池疏浚整治、为弱势群体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贫困重度家庭无障碍改造……千余项为民实事齐头并进、落实有力,切实把民生实事想到百姓心坎处,干到群众需求处。“三项机制”保障。切实发挥“晒单践诺、销号管理、跟踪问效”三项机制的闭环效应,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定期调度各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跟踪问效;区人大常委会将开展“督办民生实事、践行‘两在两同’”主题实践活动与履行人大职能相结合,创新监督途径,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凡事有交待。涌现出区教育局“软硬兼施”工程、区政务服务中心“肩并肩”服务体系、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五制工作法”、湖滨街道“新时代群众工作站”建设、和平街道“睦邻联系卡”推广使用、奎山街道“小奎帮代办”服务品牌、管道社区“六管六道”长效机制等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特色品牌项目,辖区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