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年,性格改变,不会计算,不会抄写,迷路,人格行为改变。
第2—3年,出门迷路,随地大小便,会打人、骂人。
第4年,不认识家人,什么都吃,到处抹大便,精神异常,人格狂躁。
第5年,最折腾人的一年,护理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力不从心,别人建议送他去养老院,我不忍心。
第6年,不会正常吃饭,走路缓慢,听力下降、失语,能力障碍。
第7年,各种器官衰退,衣食住行全部需要人照顾。
第8年,一步离不开人,走路不稳,易摔倒。
第9年,天天便秘,每天给他按摩腹部,需要用开塞露。
第10年,专家说第10年,病人会出现肌肉萎缩,肺部感染风险加大,肢体出现僵硬,我不愿看到这一天。
······
以上内容来自一篇名为《我用经历告诉你,什么是老年痴呆症》的短视频作品,它的作者是72岁的刘秦玲。2013年,携手共度大半辈子的老伴祝新安,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确诊后,刘秦玲全身心投入到照顾祝新安的过程中,其中的酸楚和不易常人难以想象。
“今年是75岁老伴患病的第10年。当年专家介绍,得了这个病的老人通常最多再活10年。从那刻起,我就决定要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去爱他。我希望老伴儿能多活几年,希望我的努力能换来医学奇迹。”刘秦玲坚定地说。
“你好!祝新安,我是刘秦玲!”
1月中旬,深冬时节,雨水夹杂着凛冽的寒风,让路过的行人不禁打了寒颤,纷纷加快脚步。
“下雨了,看来下午没法带老伴出去溜达了。”家住云龙区万科尚都会的刘秦玲将老伴儿扶上床休息,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冬雨,不禁自言自语。早上7点起床后,给老伴儿做饭、穿衣、洗漱,一直忙不停的她终于有了片刻休息的时间。来到客厅刚要坐下喝水,刘秦玲起身来到电视机旁,先打开智能音响,“多听音乐对缓解老伴儿的病情有帮助。”
从2013年面对老伴儿刚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时的束手无措,到如今照顾老伴儿的井井有条,长达9年的摸索,刘秦玲收获了很多护理心得。
“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同时还要多带他们参加户外、集体活动,在给予他们良好生活照顾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多参与社会大众的互动。”
“这是在附近公园散步时拍的,这是在同学聚会上拍的,这是在去景区的路上拍的……”休息的时候,刘秦玲喜欢翻看手机里和老伴儿的一些合影。每一张夫妇合影,刘秦玲都亲切地挽着丈夫的手臂,依偎在丈夫身边,脸上洋溢着笑容。
“除了身上佩戴的个人信息牌,一般人看不出来他是名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刘秦玲看着照片,声音略带些哽咽地说,“老伴儿没得病之前,聪明、好学,爱好做美食,我当时工作比较忙,操持家务、做饭这些都是他主动承担。老伴儿非常孝顺,疼爱兄弟姐妹。2004年婆婆摔伤住院需要24小时看护,我当时需要照顾小孙女,所以就辛苦老伴儿一人了。当时老伴儿白天在贾汪的学校工作,晚上赶往医院照顾母亲,多年的熬夜看护,使他的身体大为透支。其实早在2012年老伴儿就已经出现迷路的状况,如果那时我早点发现、重视的话,给他早治疗,他也不会得这个病。”
据了解,刘秦玲的丈夫曾经是位中学物理老师,与刘秦玲相亲认识,婚后夫妻二人相处融洽,非常恩爱,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几乎没有吵过架。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是我主动打的招呼。当时我说‘你好!祝新安,我是刘秦玲!’。老伴因为性格比较内向,还有些害羞。”刘秦玲低着头,微笑着回忆道。
“啊,啊……”正在这时,卧室传来老年男子的声音。
“老伴儿醒了,到按摩时间了。”刘秦玲一路小跑来到卧室。
“你好啊,祝新安!我是刘秦玲,你还记得我吗?刚才睡得怎么样?咱缓一下,一会儿给你按摩好不好?”刘秦玲走上前,摸了摸祝新安的脸,温柔地说。
“被骂也是一种幸福”
“祝新安,你还认识我吗?这个力度按摩得舒服吗?”刘秦玲拿出专门购买的精油擦拭在祝新安太阳穴等位置,一边用手轻柔地按摩着,一边不时询问。躺在特制护理床上的祝新安,已经失语5年多,他盯着刘秦玲看,除了偶尔发出的“啊、啊”声音外,没有给予任何反应和回答。
虽然这是一间放满了护理用品的房间,但是在刘秦玲的操持下,整个房间干净、整洁,没有一丝的杂乱。祝新安翻了个身,望着眼前的夫妻婚纱照,随后翻过身继续茫然地盯着刘秦玲看。
“这是十几年前,我俩退休前拍的一张婚纱照。我把照片放到老伴一睁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希望让他多看看,说不定哪天能再认出我呢。”刘秦玲一边按摩着祝新安的肚子,一边笑着说。
因为病情的缘故,从生病第4年起,祝新安已经逐渐不认识亲朋好友了。即使是每日精心照顾、几乎24小时不离开的爱人,他也早已忘记了对方的存在。
“前段时间,有一天他盯着我看,突然骂了一句。这是5年多来,他说的第一句话,而且是对我说的。”刘秦玲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激动万分地说,“当时,我立刻打电话给远在上海的独生女分享这份喜悦。可是从此之后,我再也没听过他说一句话,我多希望能听他再说一次,哪怕是骂我,能说话,能认出我也好啊。”
据了解,因为生病的缘故,祝新安在发病初期,性情发生了变化,平时温文尔雅的他性格逐渐暴躁。有一次,刘秦玲的妹妹来家中探望。刚一进家门,祝新安突然走上前,直接打了一巴掌。“生病后,他像变了一个人。照顾老年痴呆病人会让人心力交瘁,当时很多人劝我把他送到疗养院,但是我不忍心,我觉得我能照顾好他。老伴儿骂人正是从那时开始的,因为之前他的孝顺和对家庭的关怀、责任,一直感动、温暖着我,所以我知道生病异常的他并不是真正的他。不过后来,随着病情加重,老伴儿逐渐失语,连骂人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刘秦玲无奈地表示。
“祝新安,我是刘秦玲啊,你记得我吗?可以说一句话,要不再骂我一句也行。”刘秦玲笑着说。
护理床上的祝新安,望了一眼刘秦玲,茫然无措地转过头,依旧没有任何回应。
“有时被骂也是一种幸福。”刘秦玲望着转过头的祝新安,既无奈又期待地说。
“我要保重身体,倘若我有意外,请先照顾好他”
在刘秦玲的精心照料下,相较于其他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而言,祝新安的身体状况维持得比较好,不过自从搬到现在的住处后,刘秦玲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老伴儿出现便秘症状。从此之后,无论是戴着手套亲自上手,还是用开塞露,每天上午按摩结束,都是刘秦玲最忙碌的时候。
“我和亲朋好友说了,上午10点到中午时间是我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时间,这段时间家中不方便招待客人。”刘秦玲笑着表示。不到1米6的个头,需要帮助身高1米7多、体重160多斤的老伴儿完成排便工作,整个过程少则1个多小时,长则3个多小时。就是这样辛苦的工作,刘秦玲日复一日重复进行着。
然而照顾病人的她,实际上自己也是个病人。“我有糖尿病和冠心病,平时要按时吃药,定期检查。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保重身体。我经常到楼下健身区练练器械,我想把胳膊练得有力气些,这样才能抱动老伴儿。”刘秦玲弯了弯手臂,笑着说。
再坚强的人也有身体撑不住的时候。前几年,刘秦玲因病住院。不放心老伴儿的她,选择带着老伴儿一起住院,“他在我的视线里,我就安心,否则的话,我住院也不踏实。”
但是不承想,祝新安趁着她挂水的瞬间,跑出了医院,刘秦玲举着盐水瓶追了出去,虽然最后亲戚将老伴儿平安带回,但是这也在刘秦玲心中更坚定了“不再和祝新安分开”的信念。
刘秦玲怕自己身体出现意外,与朋友约定,每天分别早中晚发三次信息进行报备。“朋友知道我家大门密码,如果哪天我没有及时发送消息,说明我出了意外,我希望她能第一时间赶到我家,帮我照顾好祝新安。”刘秦玲说。
由于平时不便外出,刘秦玲在自学老年痴呆症护理知识的同时,还学习了诸多手机软件,并购买安装了家用监控摄像。“出去买菜的时候,我可以随时打开摄像头,看看老伴的情况。我这也算是利用新科技照顾老伴了。”她笑着说。
被问起是什么支撑她不离不弃、精心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儿长达9年时间,刘秦玲不假思索地回答:“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去爱他,去关怀、照顾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秦玲表示,希望用爱创造奇迹,“10年、11年、15年……我想让老伴儿活得更久,爱使我更坚强,我愿陪护老伴儿走完人生旅程。”
徐报融媒记者 孟丽王思阳
见习记者 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