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华街小学的“绿野仙踪之虎年冒险”中,孩子们转动转盘,选择答题。
学期临近尾声,徐州各小学迎来期末考试。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推进,低年级期末不再进行纸笔测试,往年落在孩子们身上的压力也变成了趣味益智的“闯关嘉年华”。一方面,闯关活动全面提升了孩子的计算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欣赏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完成语、数、音、美、体等学科综合性考察,感悟智慧、爱心、勇气与团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反馈与经验积累。近日,徐报融媒记者走进徐州市的几所小学,看看低年级的小朋友如何在期末“智趣闯关”中一展身手。
在少华街小学篮球馆内,同学们正在进行闯关挑战。“智护稻草人”“果园献爱心”“勇闯森林河”“唤醒桃乐丝”“携手翡翠城”“齐心战女巫”六大关卡,每一关不仅结合童话内容,更融入了大量可操作的活动。摘苹果、送爱心、转转盘、过森林河、钻城堡、丢沙包……只要正确完成关卡游戏,测评老师就会盖上印有各色校园景点的印章。“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年级的小郭同学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自己的游园“通关”地图,他在闯关过程中感悟到团结一心、互助共进的道理。
“桌面有多长?”在三十四中附小教室内,孩子们正根据所测量物体的长短,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估算。这是本次二年级数学期末闯关任务的关卡——“操作小能手”。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该校教导主任张鑫介绍,以闯关活动代替纸笔考试,就是要把玩耍的时间还给孩子,顺应孩童成长规律。各类活动覆盖不同学科知识点,营造主题学习氛围,锻炼和考察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展现日常学习成果,促进他们养成自信、活泼、快乐、阳光的心态。
在本次“考试”中,王场小学的老师们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把孩子们害怕面对的期末测试,变成趣味盎然的“大闯关”活动。考试当天,“谁是故事大王”的闯关集章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此项闯关活动不仅考查个人能力,还考验小组合作能力。四人小组齐心协力完成“打开字词宝盒”“穿越记忆长廊”“一起登上小秀场”“书海冲浪”4个任务,个人集齐4枚超级奖章,就能获得“金牌故事大王”的称号。老师提前准备了钉子板,七巧板和口算卡,根据学生的表现在“成长记录单”中相应位置盖上星星印章。
1月14日下午,新元小学一年级开展了“缤纷主题欢乐行,智慧闯关我们冲”期末闯关活动。学校根据一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了以童话为主题的期末趣味闯关活动,为孩子们的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闯关活动将各学科结合在一起,共设了8关。为了给孩子们独特的体验和闯关的信心,老师们还为每位孩子都准备了一张精心设计的闯关卡,每过一关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
据了解,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考试压力,《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控制考试频次、正确使用考试结果。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各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各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再安排一次期中考试。除初中毕业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
“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全市多所学校推行寓教于乐的考试形式,无疑是回归教育本真的充分体现。在缓解孩子和家长因以往迎考产生的焦虑情绪的同时,更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乐学、会学的内在动力。学科素养怎么提?多元游戏体验如何设计?趣味考试的创新举措正在引起各地各校的广泛讨论与积极改革,为下一步科学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徐报融媒记者 魏欣 李小委
见习记者 苗蓁
图/徐报融媒记者 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