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徐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系统共受理消费者各类电话154392件。在依法受理的32660件投诉案件中,已结案30709件,投诉办结率为94.0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47.51万元,食品、家居用品投诉多。
从消费者投诉类型来看,商品类消费投诉25976件,占整个消费投诉案件的79.53%;服务类消费投诉6684件,占整个消费投诉案件的20.47%。从商品种类分析,一般食品、家居用品和服装、鞋帽投诉居前三位,从服务种类分析,销售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较为突出。
徐报融媒记者 徐晓旭
买了紫薯仔发现过期
食品投诉居商品类别榜首
2021年10月22日,贺先生在超市购买了紫薯仔,回家后发现已过期。他要求商品下架,并给予赔偿。与商家协商无果后,贺先生拨打了12315热线。经调解,商家同意赔偿贺先生200元并另送一箱牛奶及一箱饼干,双方达成和解。
王女士致电12315反映,2021年12月25日,她在金地商都4楼新百伦购买了一件羽绒服,穿了几天后,出现右胳膊抽丝、起毛严重现象,元旦时找商家投诉,要求退货退款。金地商都给出答复为消费者穿着不当造成起球,不能给顾客办理退换货。王女士不认可,经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商调解,商家给予五折优惠,退差价870元。
杨先生反映,在供销大厦隔壁明仁同仁眼镜,配的高档(可以防远光、近光、近视)近视眼镜,不到一年,眼镜片变黄了,找到店里称需要厂家鉴定。鉴定结果出来为质量问题,但要消费者出20%的费用更换新镜片。杨先生认为不合理,要求免费更换。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得知,杨先生于2020年9月配眼镜,2021年11月份换镜片,由于天气冷,受紫外线影响,商家要求付给买方20%折旧费,杨先生不同意,经工作人员现场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记者了解到,在商品类投诉方面,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大领域,占比高达61.16%:
●一是食品安全曝光多
主要为一般食品、烘焙食品和肉及肉制品
●二是家居用品投诉多
集中在家具、日杂用品和厨房用品上;
●三是服装、鞋帽类质量不过关,特别是鞋、外衣和裤子。
此外,还有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烟、酒和饮料、宠物及宠物用品、装修建材、房屋、化妆品等。
预付式消费纠纷成“痼疾”
应从源头上规范其行为
预付式消费因便利、优惠、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市场上常见的消费模式。但“大优惠”背后隐藏的“预付卡退款难”“停业后维权难”“服务质量难保证”等风险让预付式消费成消费投诉中的“痼疾”。
高先生曾于2019年在蟹都汇阿尔卡迪亚店办了一张价值600元的提货卡,上面没有过期日期。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一直没有提货。上个月,高先生寻思着快过年了,就在元旦前去提货。没想到店方称提货卡早在2019年12月就过期了,如果用的话,必须加300元钱。高先生致电12315反映,市场监管局已责令商家保障消费者正当权利,正常使用该消费卡。
肖先生曾在食品城小熊零食专卖店充值1000多元,去年发现商家关门了,通过其他平台查询到老板在别处经营。2021年9月30日,肖先生让老板帮助查询卡内余额,老板说卡内没有钱。在肖先生的坚持下,老板又查询一次,说还剩130元。肖先生说之前记得自己消费过400多元,卡内应还剩478.1元。老板表示,当时400多元是一次性消费,但未有消费明细。肖先生要求退还现金478.1元,老板不同意,遂致电12315,经协商调解,同意退还肖先生478元。
“目前受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吸引消费者办卡、不提供发票、强制服务或变相涨价、卷款跑路等问题,让消费者忧心。”市市场监管局12315相关负责人表示,预付式消费纠纷对消费者权益损害较大,亟待加强立法,从源头上规范预付式消费行为。
电动车退换遇难题
服务投诉占比不小
去年“双11”,万科新淮中心刚一开业,李女士就迫不及待地去逛商场,并买了喜爱的coco奶茶。服务员推荐小co卡,称可以享受超值权益,每日9.9元购买折扣果茶。“是所有果茶都可以享受吗?”李女士问,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她当即购买了小co卡。可当她下次再去买果茶的时候,却被告知并非所有果茶都可以享受折扣。李女士慌了,致电12315反映,经调解,店家同意所有果茶享折扣。
朱先生反映购买的电动车,商家称可以上绿色电动车牌照,购买后交警队称是摩托车,只能上摩托车牌照,找到商家要求退换,商家不同意,朱先生要求退货。经协商,商家同意购车者出300元折旧费,在车体无划痕破损,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可以退换。
去年5月24日,桑女士曾到高新区206国道的缮维石材进行选购,告知商家她要求的尺寸,商家丈量后说可以做。5月28日,桑女士通过微信,给商家转了3000元钱,双方约定好送货时间。距离送货还有48小时,商家变卦了,说桑女士需要的尺寸他们做不了。经市监局协调,商家同意退款给桑女士。
据了解,2021年,徐州市服务类消费投诉6684件,
占整个消费投诉案件的20.47%。
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商品分别为:
●销售服务、餐饮和住宿服务及教育、培训服务,占50.44%。
●其余依次为:美容、美发、洗浴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制作、保养和修理服务,互联网服务,电信服务,其他服务。
在销售服务投诉中排名前三的小类分别为:互联网直销服务、零售服务和订购服务。在餐饮和住宿服务投诉中排名前两名的小类分别为: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在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中排名前三的小类分别为:技能培训服务、高等教育服务和初等教育服务。
小心低价陷阱
购物凭证要保留好
市市场监管局12315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要小心低价陷阱,交付定金要慎重,购物凭证要保留好。
每次促销活动之前,商家先提价后打折的促销方式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建议消费者提前关注商品价格,不要轻信商家标注的虚假原价,多作比较才能真正享受到优惠。
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保存好付款记录等相关购物凭证,如果发生消费纠纷,可以先与卖家协商,或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进行投诉,或者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拨打市政府热线12345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