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徐医附院卜林:为边疆留下一只“带不走”的重症医疗队伍
2022-01-05 13:1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月5日徐州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徐医附院援疆专家、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卜林经常默念的一句诗。无论是2020年初的援鄂抗疫,还是今年6月份的报名援疆,卜林总是装着这样一种情怀:清澈的爱,只为祖国。

有人问他:“你援疆的初心是什么?”“我爱我的祖国,我希望尽所学为边疆人民带来一份守护,救治那里的危重患者,如果通过援疆能为边疆留下一只带不走的重症医疗队伍,那就更好了。”卜林诚恳地回答。

带着这样的初心,卜林在2021年9月11日抵疆,来到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心中有光,素履以往。他常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学识有深浅,但只要拥有进步的心态,对病人负责的态度,那就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医生。

卜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跟随班车提前十五分钟到达科室,跟值班的同事问声“早”后就直奔病人的床前查看病情。三个多月以来,他每天都会带领医生们认真查房,把每一位患者都当作第一个患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总是在强调“治病救人一定要在医疗原则下进行”,并持续推进精准化治疗的实施。有了他的严格把关,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病人数较前显著增多,收治的病种数较前显著增加,兄弟科室对于重症医学科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卜林常对年轻医生说:“业务永远是第一位。”每当重症患者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床前。下班后或者义诊期间,他还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救治。“功夫不负有心人”,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人好转;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好转;呼吸衰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人好转;心肌梗死后心衰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好转;复杂腹腔感染合并脓毒症休克的病人好转……每当看到病人病情好转时,卜林总会高兴地说:“只要病人能好,再苦再累也值了。”

“他的这种有苦不言苦、有难不畏难的精神常常令我们感动。”与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们说。“为了患者生命安全,他近乎执着的态度让我们铭记于心。”

他带教的规培医生说:“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卜主任这样的援疆专家,低调、朴实、有水平、有学识却又平易近人。”

“病人治好了,是大家齐心协力,是张喜主任、郝瑜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卜林的这种不贪功、不独享、不自傲、不虚伪、一心只为病患的个人素养和品质也影响着周围的人,科室的氛围非常团结和气,这也正是他受人尊敬的个人魅力所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2021年10月13日成立的“江苏·克州‘组团式’医疗人才援疆师带徒结对签约仪式”上,卜林收获了七位徒弟,凸显年轻医生对卜林的认同与敬佩。三个多月以来,卜林无论从心肺听诊、出入量观察,还是到翻身拍背吸痰操作、呼吸机模式及参数调整等诸多方面都给予了徒弟们精细的指导,他们也收获很大。卜林亲身示范,带领徒弟们独立开展了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床旁经鼻三腔二囊管置入压迫止血术等新技术,填补了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规培生的教育方面,卜林除了通过查房随机提问、解答,还会在查房后耐心询问学生有没有听懂,他会再详细地讲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解惑就一解到底。

针对危重疾病诊治不规范、流程不细化、目标导向不明确等问题,卜林相继制定出了不同病种危重患者诊疗流程并组织大家进行业务学习,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掌握了不同疾病的诊疗原则,提高了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科研也是卜林重点关注的方面。到来之前,克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科研基础十分薄弱,很多年轻医生不知道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提出科研假说、如何撰写科研标书。在统计科室近十年所发表的文章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仅有一篇。“临床很重要,但科研亦不能松懈”,针对科室存在的科研短板,卜林亲作表率,同时鼓励并要求年轻医生积极撰写科研课题,认真为申请人员修改标书、指出不当之处,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看着被红红的字迹标注过的修改痕迹,我们都特别地感动,没有人会想到他会这么地一丝不苟,近乎苛刻的修订。”找他修改文章的同事们说。努力付出,迎来了可喜的成绩在2022年自治州(区)级及基层科技项目申报期间,共有四名同事积极申报,今年课题申请标书的总体质量较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援疆,援助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民心。”卜林在座谈会上说,“对每一位重症患者,我们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地去救治。”不管是抢救脓毒性休克肠梗阻术后患儿,还是救治休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以及病情不断恶化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每一次,他都在病床前。病人见到卜林,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亚克西”。记得有一次在给AECOPD合并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家属介绍病情时,家属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之间也因此结了亲。从此在遥远的祖国边疆,多了一家维吾尔族亲戚,卜林心里特别的激动和高兴。三个多月的援疆工作,卜林及科室共收到患者及家属的致谢锦旗六面,在他心里,胜过锦旗的是背后的认可和信任,同时也是鼓励和鞭策。

“援疆,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情怀。一年半,弹指一挥间,但有些经历是不能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卜林说。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