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构建全域党建大格局 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
2021-12-30 10:5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30日徐州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黄楼街道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始终把党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全实践,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打通基层治理堵点,切实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黄楼模式”,为全处高质量发展始终走在前列提供强大支撑。

2021年,街道被评为“江苏省基层党员冬训示范街道”“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推进基层治理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徐州日报》、徐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200余次。中央电视台“新闻发现之旅”栏目专门报道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先进做法,制作的《我们的党支部之城市基层党建的黄楼品牌》15分钟专题片,成功入选该台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推出的100个党支部,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一、党建引领同频性共转,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通过实施“三项行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强基层党组织,画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同心圆”。

实施“党旗覆盖”攻坚行动。按照“应建必建、联合共建”原则,搭建辖区立体式党建网。横向上,织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驻区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的网络;纵向上,建成“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党建体系,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立体式党建网络体系,通过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切实在筑牢堡垒中提升组织力。

实施“头雁提能”培育行动。始终把基层治理作为社区党委书记能力素质提升的必修课,结合“两委”班子实际,通过交任务、压担子,搞好面对面、手把手传帮带;通过外出学习、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书记论坛等,不断提升社区党委书记的履职能力,特别是抓基层治理的能力,培育基层治理的领导力量。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实行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动态管理,逐步建立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库,推进“两新”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管理专业化。

实施“红色领航”志愿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事务,服务基层治理需求,各级党组织先后分级分类组建红色物业、积案化解、助老爱幼、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队伍23支,开展志愿服务360多场次。叫响“近邻有我、党员先行”口号,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影响一批企业、带动一批群众、发掘一批能人,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橄榄枝”“红丝带”“银发生辉”等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一社一品”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凝聚更多基层治理社会力量。

二、党建引领多元化共治,推动基层治理精准高效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领导作用,最大限度推动治理资源、治理力量在基层融合汇聚,提升多元共治质效。

健全体系,构筑治理“防控网”。坚持支部建在网格、人员下沉网格,街道成立38个社区网格党支部,做到“街道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尽责”,实现治理力量由虚到实的转变;新建街道综合指挥中心、社区网格管理中心,搭建智慧党建网、社会治理网、综合警务网的“三网融合”指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综合研判、统一指挥,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确保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处置,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完善机制,用好治理“指挥棒”。建立党工委统一协调机制,街道每季度、社区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邀请有关部门、驻区单位、辖区群众共同协调解决问题。年内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10多场次,参会企事业单位800多家,协调解决问题1300余个;建立社区共驻共建机制,社区党委每季度到共建单位、企事业单位、商户、物业及业委会等处走访一次,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建立网格组团服务机制,配齐网格总长、网格督导员,并将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三官一律”人员信息在每个楼栋张榜公示,方便群众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难题;建立网格支部巡回走访机制,网格党支部组织楼栋小组长、“红纽带党员中心户”每月至少到重点人群家中走访一次,做好帮扶、疏导工作。

“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源动力”。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共促。坚持“自治”聚人心,深化“三社联动”机制,推行“楼栋自治”“楼宇自治”“行业自治”等“微自治”模式,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坚持“法治”扬正道,建立“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司法人员、公益律师”四方协调联动、“网格+警格”双向互动等制度机制,用好7个援法议事工作室和42处法律宣传阵地,多渠道引导居民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能力;坚持“德治”树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道德讲堂等,广泛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百姓名嘴宣讲、文明礼仪、“扫黄打非”等文明实践活动600余场次,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新风正气。

三、党建引领惠普式共享,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乐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提升,营造了健康和谐发展环境,搭建了互惠共享发展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聚焦服务商圈,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充分发挥中心商圈党建联盟党委引领发展、治理商圈的作用,通过搭建政企、银企、企企合作平台,助力商圈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多合一”安全岗亭、配齐网格员、成立义警队,并依托天眼巡查系统、数字监管系统,构建“1+N”立体巡查体系,织牢商圈治理网络。年内帮助企业商户协调资金3000多万元,减免房租4000余万元,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80多个,助力中心商圈实现逆势增长。彭城壹号旅游休闲街区成为首批江苏省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创意68产业园获评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街区。

聚焦服务群众,创新为民办事新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网格驿站,用好红色代办服务、民主协商议事、党员联户等,多路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建立1+N巡查整改队伍,严格落实“常态创建+集中攻坚”长效创建工作机制,随时督促纠正居民身边不文明现象,推动全社会文明素质提升;用好信访维稳“三支队伍”(矛盾调解队、专业化解队、应急处置队),全面推行“有效处置+精准管控”信访稳控模式,针对信访积案,制定一案一策,分类化解,精准管控,成功化解18个,化解率100%,信访总量比同期下降21%,实现“存量减少、新量不增”目标;统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通过40多场次基层调研,梳理为民办实事项目80个,目前已完成75个,5个正在推进。《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先后报道永康社区暖气修复、彭校社区“红色楼道”、万通社区“瓶改气”、红杉树社区“楼道灯点亮”等项目。

聚焦服务社会,共享全域共治新成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不断得到辖区居民响应、赢得商家支持。企业主动奉献社会展现责任担当,居民主动配合参与基层治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基层治理格局初步形成。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级现场会观摩点的打造,彭城一号主动拆除广场内正在营业的7家店铺、金地商都主动让出企业正常收费的停车场,充分展现企业社会担当。文明创建期间,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多万元,3万多名志愿者主动参与辖区疫情防控,同心构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绘就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画卷,成为黄楼基层治理的一张鲜亮名片。

未来,街道党工委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汇聚更广泛资源,凝聚更广泛力量,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目标,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贡献黄楼力量。(作者系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党工委书记 蒋蓓)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