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悄然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身边事物。然而,有这么一群人,在小小的摊位前,用浓浓的烟火气,守得一方美味,承载起几代徐州人的味蕾记忆。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穿梭市井老巷,寻觅徐州人记忆深处的烟火气息,探访老味道背后的故事。
晨报编辑部 策划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张亚轩 见习记者 韩玮
傍晚放学,围在校门口烧烤摊前,吃着撒了孜然、辣椒面、白糖粒、冒着烟气的烤饼,这是二三十年前徐州很多学校放学之后的一道风景线。而这道专属于校门口的美食小吃,也承载了太多人的儿时回忆。
烤饼是从烧饼延伸而来,制作手法与烧饼相似,但从口感上来说,烤制后的饼子韧性更足,撒上各种调料后的烤饼口味更为多元。如果再将各类蔬菜、肉串卷在烤饼内,咬上一口,各种味道就会在其嘴中绽放开来,不同层次的味道带给人们愉悦满足之感。在寒冷的冬天里,吃上这样一口热腾腾的烤饼,无疑是件极具幸福感的事。在煤港路小学旁,就有着一家徐州烤饼老店。
◆坚守34年的老味道
12月21日,在学生家长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煤港烤饼”店附近,在一众文具店中,该店铺显得较为隐秘。它并不位于主街之上,反倒是深藏在巷中。有些脱落的墙皮、历经岁月催化的铁门、门上褪去了正红色的对联,都仿佛在告诉着人们此处院子已上了“年纪”。记者留意到,店外并没有什么特别标识,只有一个红底黄字的易拉宝牌子招引着人们步入院中,就是这样一个“低调”的铺子,生意却十分红火,时不时便有家长与孩子前来购买。跟随着他们的脚步,穿行过5米左右的走廊,这才来到了煤港烤饼店铺的大门前。一推开帘子,就闻到了阵阵烧烤香气。
据店主黄阿姨介绍,自己一直住在煤港路附近。1987年,她的大女儿在煤港路小学上一年级,为补贴点家用,黄阿姨在学校周围做起了小生意,这样既不耽误接送孩子,又能多些开支。黄阿姨的丈夫花了一百多块买来木材,打造出一个小推车。夫妻俩经过反复尝试,制作出了符合徐州人口味的甜辣酱料。
头一天夜晚,黄阿姨会先揉面、醒发,将一个个小剂子变成大小一致、约5厘米粗的圆形面饼。再用木炭炉和小平锅加热,制作好两面金黄、乒乓球拍大小的烤饼,然后炒制出不同的酱料。34年前,烤饼里面的食材仅有土豆丝、豆腐皮,每个5角钱,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黄阿姨也将自己的出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早上在十中门口,中午去煤港路小学,下午到车站售卖。慢慢地,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和行人认识了自己,学生们一下课就兴奋地边喊着“黄阿姨”边跑到自己身边。有时因事耽搁了些,许多人会在路口张望,不停询问着“煤港烤饼的小车来了吗?”
◆美味烤饼的“修炼秘籍”
“做这一行,必须要苦练和面,功夫务必到位,要不然烤出来的饼太硬太松都不好吃,当然烤炉里的火候也要拿捏好。”黄阿姨边说边把饼子放在炉具上,经过红彤彤的炭火烘烤,一个个面饼慢慢鼓了起来,逐渐由白变黄。
由于刚出炉的烤饼口味最佳,所以客人点的每一份饼,都是现场制作。经黄阿姨手的饼皮烤制程度刚好,表皮轻轻一撕就能分层,也没有任何焦味。热乎乎的小烤饼内里充斥着热气,与不同食物混合在一起,便成为了酥脆、香嫩的独特味道,在人们舌尖缠绕。
“因为我家有两个姑娘,所以做东西会优先考虑孩子的口味。”相较于烧烤摊,煤港烤饼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方面是多年来,黄阿姨坚持不往食材中放油,只用最原始的烤制法让食物自然熟透,这样既保留了食材的原始味道,又可以充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另一方面,黄阿姨发现,在柔韧的饼子上放少许糖粒,与面上的孜然辣椒混合后,不仅可以解除羊肉串的膻与腻,还可满足孩子的口感。
◆这一口,吃的是回忆与从前
6年前,黄阿姨把自己家楼下简单装修后,就成为了现在的固定店铺。虽然地理位置算不上优越,却依然有许多回头客不计路远,跑来大饱口福。去年,家住下淀的一位女孩循着短视频软件找到了店里,一口气买了好多烤饼,她告诉黄阿姨,自己是吃着这个味道长大的,通过短视频分享,她终于找回了日思夜想的童年味道。
正说着,张先生带着自己的儿子走进店里,他告诉记者:“这个味道我吃了30多年,现在一家三口一起吃。儿子也常说,这家店怎么吃也不会吃腻。烤饼配上馄饨,就是我们记忆最深处的味道。”
如今,拥挤的手推车变成了干净宽敞的30平米小屋,木炭炉也已被电烤炉取代,最初的三种食物慢慢延伸至十几种可选菜品,黄阿姨从自己做饼到雇佣人员一同制作,一路以来,“煤港烤饼”铺子一直在追求创新,但始终不变的是烤饼的味道及店铺诚信经营的理念。冒着滋滋油光的肉香,烤后的面皮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夹杂着满满酱料……多年未变的实在用料,就是煤港烤饼吸引无数人循香打卡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