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赵明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丰县中阳里街道党工委立足工作实际,发掘特色,把“文化+”融入社区各项工作,依托社区阵地、队伍建设,紧贴居民群众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特色社区文化,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
立足阵地建设,增强文化吸附力。文化阵地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备条件,中阳里街道加大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挖掘社区独有的优质文化特色,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阅览室、健身中心、儿童乐园、舞蹈室等各类文体设施,各个活动室内设施器材配备齐全,社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进一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打实了基础保障。
立足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影响力。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中阳里街道古丰社区坚持让居民唱“主角”,鼓励居民自编、自导、自演、自乐。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月活动,把喜爱文艺、精通文艺的居民群众组织起来,组建“幸福合唱队”“夕阳红戏曲队”“喜洋洋锣鼓队”“锦绣健身舞蹈队”等文化队伍,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化骨干力量,推动和引导更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立足群体活动,增强文化传播力。中阳里街道立足现有条件,以居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庆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健康文体活动,掀起群众性文化活动热潮,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利用社区宣传栏、LED屏幕宣传、文化墙、党史教育红色经典读书班等,讲好红色故事,提炼党史精神,传播党的声音,营造具有红色气息的社区氛围,让居民群众充分了解党史,主动靠近党史文化,成为社区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
“下一步,中阳里街道将继续拓宽社区文化建设渠道,使社区文化惠及更多居民,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享受者,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共建幸福美好家园。”中阳里街道文化站站长于百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