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陈洪轩)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龙蟠社区党支部以堡垒建设、环境整治、民生实事、安全环保、优化服务“五大工程”为抓手,运用“1+3红色铁三角”治理新机制,通过畅通社情民意渠道、网格服务标准化等举措,努力探索打造“智慧”龙蟠社区。
加强阵地堡垒建设,推进党史学习“四步走”
龙蟠社区用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以“学、践、讲、展”四步,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以包村领导、社区书记现场讲述,带领党员赶赴倪园(狼山阻击战)纪念馆重温初心使命等形式继续深入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理想信念之根。践:党员志愿者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文创卫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组建党员突击队,始终站在防疫最前沿,坚定执行党组织的调度安排,坚决服从党组织的任务分配。讲:党务工作者入户宣讲并倾听群众心声,构建“组织全覆盖、治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多功能一张网,给百姓办事,给党和政府分忧。展:打造龙蟠“那片花海”,对小区周边河道两岸进行集中整治,杜绝裸土扬尘,让曾经的“土疙瘩”变成了“那片花海”,一展社区治理风采。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念好社区人文“三字诀”
龙蟠社区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举办“巾帼向党心,喜庆妇女节”“童心向党,欢乐六一”等一系列精神文明活动,丰富了辖区居民精神文化活,同时点线面结合、多形式、广范围在辖区内用建党百年、创文创卫、垃圾分类等公益广告扮靓辖区大街小巷,念好“引、导、控”三字经,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人文建设。一“引”。以党建引领,团结凝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提供更优质、专业、多元的服务。发挥好“党员中心户”、“十星文明户”、“文明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导”。充分运用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引导百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育引导他们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控”。绿地高铁东城新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后,实现了社区管理模式由管人、管车向管信息、管数据的转变。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支撑,聚力落实“五到位”即“安全制度到位、巡查监管到位、排查整治到位、应急演练到位、宣传普及到位”,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加强综合治理建设,打造党建模式“新航标”
龙蟠社区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找准老旧城市社区治理“新航标”。一是优化组织网络“瘦身型”。按照“地缘相近、属地管理、边界明确、信息完备”的原则,将街巷院落、居民小组、驻地单位划为多个网格,“一院一档”逐一核实记录院落住户信息、诉求等相关情况,绘制社区网格管理示意图,录入数据库综合管理。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骨干”。推行党员分类量化管理,在网格支部建立四类党员量化管理台账,细化标准要求和分值权重,即居民党员突出参与治理、离退休党员突出发挥余热、在职党员突出认领岗位、流动党员突出亮明身份。三是引导多元参与“汇合力”。社区党委主动对接电力局、公安分局、国税局等驻地单位,邀请其加入党建网格,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构建服务导向型、利益链接型的共建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平台“聚人心”。每个网格设立建言献策栏,定期开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对科学合理的建议及时采纳,社区成立扶贫济困、纠纷调处,成立抗击疫情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采取认领岗位、定期服务等方式,积极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展现青年活力,志愿服务进社区,服务于民暖人心。
接下来,龙蟠社区将继续坚持红色引领,围绕社区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引导党员干部,统筹调度、协调开展工作,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应,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真正做到智慧龙蟠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