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1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徐州市泉山区奎山街道通过活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好人民至上的“方程式”,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造“奎山为民 幸福为您”服务品牌。
创新形式做好“加法”,强化“人民至上”的服务导向
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位于徐州市凤台路,占地575平方米,2020年7月成立,专设10个综合服务窗口、配备18名工作人员,本着“拉近距离、贴近受理、靠近审批、亲近服务”的工作理念和“每天多做一点点”的服务理念实现扁平化管理、精准式服务,特色推出“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举措,开创政务服务由“柜台内”转向“柜台外”,从“由我办”到“一起办”的新局面。
奎山街道处于老城区,街巷拥堵,老龄化较重,针对腿脚不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无法进行现场办理、网上办理的情况,街道推出“泉小奎”总客服,提供“小奎帮代办,等您来召唤”服务,网格员化身政务服务“快递员”“预约员”“帮办员”上门实现为老年人帮办养老认证、残疾人代办“爱心卡”等服务,身穿帮代办马甲、手骑泉小奎电动车的多角色网格员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难题、传递政策信息,创新实现服务“零距离”,截至今年11月,已开展帮代办服务320余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化繁为简做实“减法”,畅通“人民至上”的服务渠道
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深入贯彻政务服务体系区域样板“三年三提”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七统一、六优化、三加强”工作部署,探索出奎山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路径,减除审批冗杂环节,全面承接上级下放的各类审批事项,主动将涉及民政、人社等11大类59项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中心,开创一个窗口审批服务、一支队伍综合执法、一个网格社会治理、一个中心指挥调度的“1+4”高效运行新机制。
打破“被动管理”工作理念,向“主动作为”转变,充分运用街道审批权限,整合受理环节,公示材料清单、办理程序、申请表模式,创新开展“出生一件事”“企业一件事”“退役军人一件事”等主题业务办理,一次交件、受审分离、并联审批,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比如办理60平方米以下小餐饮,由审批变备案,时限由15个工作日变即办即结,申请材料由26份减至2份;60平方米以上餐饮办理环节由5个缩至3个,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至5个,申请材料由26份缩至5份,服务效能整体提升50%以上。截至今年11月,办理公共服务类业务857件,行政审批类业务135件,其中“一件事”审批42件,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体验感。
提质增效做活“乘法”,放大“人民至上”的服务效应
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积聚数字赋能“乘数效应”,建立实时监控、信息归集、研判预警、协调联动、督查考核于一体的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实现部门端口互联、信息数据云汇聚,精准捕捉百姓各类需求,全链条整理民生服务事项,多点式双随机服务,切实提升服务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制作电子网格地图,全面展现社区特色化服务工作,借助公安、政法部门的“雪亮工程”“风铃塔”等智防项目,健全“巡查全覆盖、队伍全能型、执法全天候、监管全过程”管理机制,及时研究重大事项和疑难问题,创新行政执法模式和行政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等执法力量的大综合;遵循“集中执法+分散管理”的工作要求,对各区域人员进行整合,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并下沉网格,做到执法力量网格化,切实解决职责交叉、执法缺位等突出问题,显著提高执法管理效率和效果,对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公共民生服务、增强政府执行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在全市第一家创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指挥中心+网格管理中心”一体化模式,放大服务效应,扩大服务半径,特色性开展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点创建工作,为街道1452名退役军人做好心贴心服务,在光荣墙公布191名立功受奖人员名单,制作《淮塔丰碑红色风骨》《永远的信仰》等红色宣传片并在多家国家级平台展演,形成了弘扬英模、宣传先锋的浓厚氛围。
纾困解难做细“除法”,提升“人民至上”的服务水平
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勇于破除痼疾顽症,切实提高精准服务水平,按照人口密度、辖区特点,科学划分45个基础网格和警格,网格员45名,警格员10名,网格员和警格员也是为民服务的服务员,资源整合了,合力形成了,服务也就沉下去了,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专设了“网格+警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将平安建设和民生服务充分融合,创新推行“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模式,破除政务服务中多头数据壁垒,解决群众多方开具证明等难题,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为民服务中心,每周都有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派出政法干警专职坐班,一线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信访问题反映、普法宣传和社情民意收集的“一站式服务”,针对群众反映问题原则上现场办结,情况复杂的现场告知群众办理期限,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住在辖区的朱师傅因交通事故该得到的赔偿金迟迟没有赔付到位,两个孩子上学开支大,爱人又没有稳定的收入,家庭生活很困难。社区网格员在前期收集涉法涉诉的案件中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了在为民服务中心一线服务的王检察官,王检察官多次到朱师傅家了解情况,积极协调相关责任单位,帮助朱师傅解决了赔偿金的问题,把温暖送到了朱师傅的心坎上。疫情防控期间,警格员与网格员共享信息,开展辖区内3.5万人的“梳网清格”行动,用“大数据+铁脚板”破解信息登记、重点人群管控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