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9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张廷廷)今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党工委明确,以党建引领“三聚力”,在固本强基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加速书写“大庙精彩”新篇章。
聚力产业发展 相融互动促提升
以组织链带动产业链,大庙街道党工委将江苏国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瑞康医药(徐州)有限公司等“两新”组织党组织分区域、划级别,实施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成效明显。自街道实施“红蓝磁体”书记项目以来,共吸纳党建联盟40余家,覆盖企业党员及职工2000多人,帮助企业解决单身交友、食堂就餐等问题50余件。
今年以来,大庙街道以“构建政企命运共同体”集成改革为牵引,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党员干部化身服务项目、企业的“红色管家”,80余名党员干部划分成18个工作组,点对点地为辖区内的88家重点企业提供服务,“书记有约”、“匠‘芯’有约”特色载体搭建起党员干部与企业家之间的连心“红纽带”;“创客吧” “链上协商”“红‘芯’课堂”等阵地持续推动企业难题化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彰显,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更为密切。
聚力民生实事 增进福祉暖民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庙街道党工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投资逾9000万元,实施滨河小区地下停车场改造、房亭社区充电桩安装、孤山市场周边环境提升工程;新修建的为民服务中心,创新审批服务模式,从跑3次拿证到只需半小时,“大庙速度”获得居民点赞;街道实施的“圆梦计划”发放助学金33万元,助力123名准大学生求学之路;街道前坝村为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启动“投影小海豚”计划、大庙村实施幼儿园免费入学等20余件为民实事项目在基层持续升温。
街道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辖区1002名党员中心户、25处党员先锋岗、23支党员突击队,成为活跃在基层的“红色风景线”;帮帮团、红五星、红色宣讲员等40余支志愿者队伍、1630名志愿者,成为跳动在基层的“红色音符”。
聚力基层治理 提质增效谱新篇
街道21个村(社区)实现协商议事厅全覆盖,同时前坝村党支部创新设立“民情日记”、房亭社区党支部的“大碗茶议事会”以茶为媒听民声、后姚村党支部在全村范围内定点设置“民情二维码”……一系列创新举措丰富了居民建言献策、参与治理的渠道。持续深化“党建+网格”服务模式,54个网格党组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党建引领激活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接下来,大庙街道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力。